xx资源网(xxURLs.com)
发布资源

反脆弱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2014.1 【pdf mobi epub txt非扫描】

反脆弱封面.jpg

反脆弱长图.jpg



《反脆弱:从不确定中获益》丹尼尔·卡尼曼、赵汀阳、姜奇平、叶檀、胡泳、涂子沛、罗振宇、秦朔、刘建位盛赞推荐,“这本书应该出现在每一个有思想的人的书架上!”畅销书《黑天鹅》作者、杰出思想家塔勒布将《反脆弱》一书视为毕生杰作,继“黑天鹅”之后,塔勒布大胆提出并定义了“反脆弱”一词,正在掀起一场社会思想的重大革命,他主张:脆弱的反义词不是坚强,而是“反脆弱”。既然黑天鹅事件无法避免,那就想办法从中获取利益!脆弱的事物,例如大银行和股市,在压力下会崩溃。但是,塔勒布认为,世界上存在一类事物,它们不仅能对抗压力,而且能从不可预测的和不受欢迎的刺激因素中获得成长、坚强和获利。塔勒布看到了不同程度的反脆弱性,从禁食、希腊神话、计划经济、技术、文化到生物体系。塔勒布在书中定义的“反脆弱性”,是那些不仅能从混乱和波动中受益,而且需要这种混乱和波动才能维持生存和实现繁荣的事物的特性。这本充满了激进思想的书着实能让我们大吃一惊,这本书中的启发性观点多到可能超过我们读过的任何一本非虚构类书籍。纳西姆•塔勒布指出,现代知识论的追求本身就非常可疑,现代试图预知未来,确定一切情况,然后建立坚不可摧的秩序或系统,以便应对一切挑战。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一旦遇到未知的挑战,就变得非常脆弱以致崩溃。真正能够保证有效生存的思维必须是“反脆弱的”,能够在不断受挫中受益,能够不确定地应对不确定性,也就是像生命而不是像机器那样去生存。塔勒布的反脆弱思维几乎就是老子那种行道如水的方法论的当代回声。在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这种思维应该是更有效的。 塔勒布喜欢讥讽的目标人群是:学者、经济学家、游客等诸如此类的人。一些阅读这本书的读者可能会觉得塔勒布过于自以为是,然后把这本书放在一边;有一些读者则会认为书中的观点充满魅力,从而手不释卷地读下去。但是无论如何,任何一个读完这本书的人都不会无动于衷。

名人推荐

《反脆弱:从不确定中获益》这本书改变了我对世界如何运作的看法。

 ──丹尼尔•卡尼曼

《思考,快与慢》作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塔勒布指出,现代知识论的追求本身就非常可疑,现代试图预知未来,确定一切情况,然后建立坚不可摧的秩序或系统,以便应对一切挑战。可是一旦遇到未知的挑战,就变得非常脆弱以致崩溃。真正能够保证有效生存的思维必须是“反脆弱的”,能够在不断受挫中受益,能够不确定地应对不确定性,也就是像生命而不是像机器那样去生存。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黑天鹅》对应的深层现象是,环境变化经常快于系统变化;《反脆弱》对应的深层道理是,组织变化要快于环境变化。——姜奇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

在一个充满风险的时代,塔勒布一如既往地强调利用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的重要意义。这种对随机性与不确定性的偏好被塔勒布称为“反脆弱”,就是要学会从冲击中受益和成长。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我们喜欢平稳,金融却有波动,我们希望金融波动可预测,但黑天鹅事件却不可预测,这是脆弱。承认脆弱,做好黑天鹅飞过的准备,可以减少脆弱,反败为胜。黑天鹅事件在金融领域如此之多,反脆弱因此成为常规选项,这是金融新世界,我们已经身处其中。

——叶檀,著名财经评论家。

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为了预测未来的有序性;数据的重要作用,就是为了精确地计算并规避未来的风险。《反脆弱》这本书却从一个独到的角度,探讨如何利用世界的不可预测性,让个人、组织和系统在无序的冲击中成长受益。

——涂子沛,知名信息管理专家、《大数据》作者。

世界各地的经济似乎都进入了更低的增长周期,这使人们面对的变化也更多地与压力相关。作为突然的、不寻常的、无规则变化的代名词,“黑天鹅效应”可能正在日常化与普遍化。怎么办?《反脆弱》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能让我们更坦然面对生活的态度。

——秦朔,《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我信仰不确定性,这是我推荐《反脆弱》的原因。我坚信人类正在迈入一个陌生的未来,在那里,现在被奉为圭臬的效率、规模、组织及其确定性伦理都必然崩解。如果你能读懂这本书,那么它事实上就是一本未来的生存手册。——罗振宇,《罗辑思维》主讲人

未来唯一确定的就是,一切都会变化。塔勒布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喜欢变化。担心未来的变化会让自己利益受损的员工、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企业家、政府官员,你的名字是脆弱者。

——刘建位,汇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资理财师

媒体推荐

塔勒布的写作风格不但得到了蒙田的真传,也和斯蒂芬•科尔伯特相近。

──《华尔街日报》

最具前瞻性的声音……(塔勒布是)极为重要的哲学家……单单通过他所秉持的观念的力量、原创性和真实性,便足以改变我们对世界结构的看法。

──GQ杂志

这本书改变了现代的思维方式。

──《泰晤士报》

长期对风险模型提出批评的人,例如塔勒布,现在被誉为“先知”。

──《经济学人》纳西姆•塔勒布

在《黑天鹅》一书中创造出了著名的“黑天鹅”一词,用以描述异常或出乎意料的事件。在《反脆弱》一书中, 他建议大家,不仅要幸存下来,还要在这样的事件中脱颖而出。努力培养适应能力并不是答案,你需要提前计划,确保你的业务、你的投资组合甚至你的子女都可以从中获益,并从即将到来的风暴中获得能量。

——《财富》杂志

作者简介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畅销书《黑天鹅》、《随机漫步的傻瓜》、《随机生存的智慧》作者,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者之一。

塔勒布倾其一生研究不确定性、概率和知识的问题。在2006年成为一个全职作家和学术研究者之前,塔勒布做了20年的商人和交易员。现在他受聘于纽约大学理工学院,任风险工程学特聘教授。大部分时间他都喜欢待在书房中闭关研习,或者在咖啡馆里像漫游者一样冥思。他的主要研究课题是“在不透明环境下的决策”,为引导我们如何生活在一个我们并不理解的世界中提供指南或原则。

塔勒布的书已被译为33国语言在全球发行。

目录

章节概要与阅读导图 XI

前 言 XV

第一卷 反脆弱性:介绍

第1章 达摩克利斯之剑和九头蛇怪 3

生活中的一半事物未被命名 3

请砍我的头 5

反脆弱性的原型 8

领域独立就是领域依赖 10

第2章 随处可见的过度补偿和过度反应 12

如何在跑马比赛中取胜 14

论暴乱、爱和其他意料之外压力受益者的反脆弱性 18

第3章 猫与洗衣机 24

压力源即信息 26

针对儿童的犯罪 31

第4章 杀死我的东西却让其他人更强壮 35

反脆弱性的层级 35

错误,谢谢你 41

为何整体厌恶个体 44

杀不死我的,会杀死其他人 45


第二卷 现代化与对反脆弱性的否定

第5章 露天市场与办公楼 53

两种职业 53

自下而上的变动 57

远离极端斯坦 60

12 000年 63

第6章 告诉他们我爱随机性 69

饥饿的驴 71

一枚名叫“稳定性”的定时炸弹 74

在这里,我们把什么叫作现代化? 76

第7章 天真的干预 79

干预和医源性损伤 79

大规模的神经过敏 92

国家无能的时候反而大有益 95

将催化剂与起因混为一谈 98

第8章 预测是现代化的产物 101


第三卷 非预测性的世界观

第9章 胖子托尼与脆弱推手 109

懒惰的朋友 109

愚蠢的人和不愚蠢的人 112

第10章 塞内加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117

第11章 千万别嫁给摇滚明星 125

破损的包裹无法恢复原状 125

塞内加的杠铃 127


第四卷 可选择性、技术与反脆弱性的智慧

第12章 泰勒斯的甜葡萄 137

选择权与不对称性 138

泰勒斯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 143

第13章 教鸟儿如何飞行 150

苏联–哈佛鸟类学系 156

副现象 159

第14章 当两件事不是“同一回事”时 164

压力在哪里? 165

绿色木材谬误 169

混为一谈 172

第15章 失败者撰写的历史 177

医疗领域的案例 189

反“火鸡”问题 194

江湖郎中、学者和爱出风头的人 197

第16章 混乱中的秩序 199

生态与游戏 199

反脆弱性的(杠铃式)教育 201

第17章 胖子托尼与苏格拉底辩论 206

《欧蒂弗罗篇》 206

胖子托尼对话苏格拉底 208

定义性知识的优越性 210

愚蠢的人和不愚蠢的人的区别 215

第四卷小结 217


第五卷 非线性与非线性

第18章 一块大石头与一千颗小石子的区别 223

发现脆弱性的简单法则 224

更多就是不同之处 232

小的可能是丑陋的,但肯定不那么脆弱 234

预估与预测 238

强调“效率”的地方偏偏缺乏效率 241

第19章 炼金石与反炼金石 245

如何识别谁将破产 245

如何失去了祖母 249

现在来谈炼金石 251


第六卷 否定法

第20章 时间与脆弱性 263

从西蒙尼德斯到詹森 263

学习做减法 265

越活越年轻:林迪效应 270

一些心理偏差 273

建筑和不可逆转的新事物狂热症 277

把科学变成新闻 281

应该会消失的东西 284

先知与现在 285

恩培多克勒的狗 287

第21章 医疗、凸性和不透明 288

如何在急诊室中辩论 290

医源性损伤的首要原则:经验主义 291

医源性损伤的第二原则:非线性反应 292

埋藏证据 295

大自然的不透明逻辑 299

第22章 活得长寿,但不要太长 307

预期寿命和凸性 307

如何吃掉自己 317


第七卷 脆弱性与反脆弱性的伦理

第23章 切身利害:反脆弱性和牺牲他人的可选择性  323

汉谟拉比 327

空谈者的免费选择权 329

古人和斯蒂格利茨综合征 339

选择权、反脆弱性与社会公平 344

反脆弱性与大公司的伦理 347

第24章 给职业戴上伦理光环 353

专业人士和集体 355

大数据与研究者的选择权 361

集体的专制 364

第25章 结语 366

后记 369

序言

如何爱上风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

对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也是一样:你要利用它们,而不是躲避它们。你要成为火,渴望得到风的吹拂。这总结了我对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明确态度。

我们不只是希望从不确定性中存活下来,或仅仅是战胜不确定性。除了从不确定性中存活下来,我们更希望像罗马斯多葛学派的某一分支,拥有最后的决定权。我们的使命是驯化、主宰,甚至征服那些看不见的、不透明的和难以解释的事物。

那么,该怎么做呢?


反脆弱性


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不过,尽管这一现象无处不在,我们还是没有一个词能够用来形容脆弱性的对立面。所以,不妨叫它反脆弱性(antifragile)吧。

反脆弱性超越了复原力或强韧性。复原力能让事物抵抗冲击,保持原状;反脆弱性则让事物变得更好。它具有任何与时俱进事物的特质:进化、文化、观念、革命、政治制度、技术创新、文化和经济的成功、企业的生存、美食食谱(比如,鸡汤或加入一滴干邑葡萄酒的鞑靼牛排),还有城市、文化、法律制度的兴起、赤道雨林的生长和细菌耐药性的增长等。反脆弱性决定了有生命的有机体或复杂体(比如人体)与无生命的机械体(比如办公桌上的订书机)之间的区别。

反脆弱性偏好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这意味着—这一点非常关键—它也偏好错误,准确地说是某一类错误。反脆弱性有一个奇特的属性,它能帮助我们应对未知的事情,解决我们不了解的问题,而且非常有效。让我说得更直白些:由于有了反脆弱性,我们做的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好。我宁愿做愚钝但具有反脆弱性的人,也不做极其聪明但脆弱的人。

我们很容易看到周围有一些偏好压力和波动性的事物,如经济系统、你的身体、你的营养(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饮食缺乏随机性,缺乏偶尔挨饿带来的压力)、你的心灵,甚至还有极具反脆弱性的金融合约—它们本质上就是要从市场的波动中获益。

反脆弱性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脆弱性。正如不减少疾病我们就无法改善健康,不减少损失我们就无法增加财富,反脆弱性和脆弱性是同一波谱上的不同波段。

后记

从复活到复活


一切都是主动脉瘤造成的。

尼罗在黎凡特参加希腊爱神阿多尼斯去世一周年的纪念活动和重生庆典。这是一个哀悼的季节,常常听到妇女的哀号,随后则是欢庆复活的典礼。尼罗看着大自然从温和的地中海冬天中醒来,当山上融化的雪水充盈着江河溪流,河面便常常泛起微红,那是腓尼基的神被野猪咬伤后流下的血。

年复一年,大自然就在生物从复活走向复活的过程中不断演进。

这时候,托尼的司机打来电话。司机的名字也叫托尼,被称为托尼司机,他假装自己是一个保镖(实际上从体格上看,他更像是受托尼保护的人)。尼罗从来不喜欢他,对他总是有种莫名的不信任感,所以听到托尼去世的消息时,尼罗有点儿不知所措。拿着电话沉默时,他觉得自己有点同情司机托尼。

尼罗被指定为托尼遗嘱的执行人,这使他一开始非常紧张。他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惧,因为他感觉托尼的智慧会在某个地方露出巨大的破绽。但是结果尼罗发现,没什么大事,那是完美无瑕的遗产,当然也没有债务,分配得相当保守而且公平。有一些钱被周到地留给了一个女人,可能是一个妓女,托尼对她有些反脆弱性的迷恋,当然另一个事实是,她比托尼的妻子年长,吸引力也不及后者,等等。所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除了死后的恶作剧。托尼遗赠给尼罗共计2 000万美元,由他自由支配在……一项秘密任务上,当然很高尚,但很秘密。而且,很模糊和危险。这是尼罗从托尼那里得到的最好的恭维:他信任尼罗能够洞悉他的心思。

而尼罗确实做到了。

文摘

《反脆弱:从不确定中获益》把科学变成新闻,因此,我们可以把脆弱性和强韧性的标准应用到信息的处理方面—这种情况与技术类似,脆弱的东西就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东西。所以,最好的过滤性启发法,就是看书籍和科学论文的流传年数。只出版一年的书籍通常是不值得一读的(它具有“流芳百世”的质量的概率非常低),不管炒作得多么厉害,或者它们看上去是多么“惊世骇俗”。所以在选择读什么书时,我以林迪效应为指导:已经流传10年的书将再流传10年;流传了2 000年的书籍还将流传更多时间,以此类推。许多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并未将其应用到学术工作中;学术工作的许多现代实践,与新闻工作没有多少区别(除了偶尔的原创作品)。学术工作因为有寻求关注的倾向,所以很容易受制于林迪效应:想想看,数以百万计的论文不管在出版时如何大肆宣传,本质上也只是噪声。

判断科研成果或新的“创新”是否真的是突破,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去看相关观念的所有层面—而且仍有一些迷惑需留待时间去解决。很多人像老鹰般盯着癌症的研究成果,我却喜欢引述下列事实:曾有段时间,犹大·福克曼的研究工作令大家兴奋不已。福克曼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抑制血液供应治愈癌症(肿瘤需要营养,而且往往会制造新的血管,就是所谓的新生血管)。这个想法表面上看起来无可挑剔,但大约15年时间之后,我们得到的唯一显著成果是找到了缓和黄斑变性的方案,与癌症完全无关。同样的,看似无趣而可被忽视的结果,在10年之后却可能被证明是行业的突破。所以,时间可作为噪声的清洁剂,把所有言过其实的作品都扔进时间的垃圾桶。有些组织甚至把此类科学生产变成了廉价的观赏性竞技运动,比如评选出直肠肿瘤领域或诸如此类的子学科下的“十大热门论文”。

用“科学家”取代上文中所说的“科学成果”,我们也常常会看到相同的新事物狂热症。对“40岁以下”的明日之星科学家的授奖简直是种病态,这种病蔓延到了经济学、数学、金融等领域。数学领域比较特别,因为其成果的价值是可以马上看到的,所以对该领域我就不作批评了。但对于我很熟悉的领域,比如文学、金融、经济等领域,我则非常肯定,向40岁以下的人授奖恰恰是其价值最好的反向指标(这很像交易员们屡试不爽的经验:在杂志的封面或者在《从优秀到卓越》等书籍中被誉为“最佳”的公司往往最终业绩不如预期,做空它们的股票一定会让你赚得盆满钵满)。设置这些奖项最糟糕的后果是,将没有获奖的人置于不利地位,将这些领域降级成为竞技场。 如果我们要设奖的话,就应该为“流传百年以上”的成果设奖:人类花了140年来验证朱利·荷纽的贡献,后者发现了可选择性,并从数学的角度将其绘制出来,同时他还发现了我们所称的炼金石。但是,他的作品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现在,只要看看你高中和大学时感兴趣的基础教材—任何学科都可以,你就会同意我所说的科学领域充满了噪声的观点。随机翻开一个章节,看看其中的想法如今是否仍然重要。哪些观念有点儿枯燥,但仍然具备现实意义,或者非但不枯燥,还很重要。它们可能是著名的1215年《大宪章》(英国历史)、恺撒的《高卢战记》(罗马历史)、对斯多葛学派的历史介绍(哲学)、量子力学概论(物理),或猫与狗的基因树(生物学)。现在,请尝试找到5年前有关某一受关注主题的随便一场会议的会议记录。你可能会发现,它与5年前的新闻没有多大区别,甚至可能更无趣。因此,从统计上来看,出席一个会议可能与买一张彩票一样浪费时间,回报很小。一篇论文在5年后仍然重要且有趣的概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由此可见科学的脆弱性!与一名高中老师或者不成功的大学教授的谈话,可能也比最新的学术论文更有价值,而且这种谈话会较少地遭到新事物狂热症的侵蚀。我最酣畅的一次哲学交流是与一位法国的公立中学教师进行的,他热爱哲学,但没有兴趣靠写论文投身


资源链接
标签

经济管理通俗读物农业农业经济理论行业经济励志与成功大话管理成功学

发布日期

2019-02-22

擦亮日期

2019-02-22

扫一扫分享下载
资源网址导航
综合

全索引 图书酷 361图书馆

手机

电脑

影音

专业

游戏

体育

儿童

教育

资源分享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