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资源网(xxURLs.com)
发布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 802经济学真题

第1章  国民收入核算

 

1.1  简答题

1.请回答下面问题:

(1)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为什么要扣除中间产品的价值?如果计算了这些产品的价值,结果会如何?请说明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中间产品的问题。

(2)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

答:(1)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要求剔除中间产品的价值,是为了避免GNP的重复计算。若中间产品被计算在内,则会导致GNP比实际GNP大得多。为了避免重复,可用价值增加值法。

(2)不能依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区别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这是因为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乍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是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如果面包被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

 

2.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美国的外贸逆差居高不下。

答:国民收入恒等式的表达式是Y≡C+S+T≡C+I+G+X-M,

其中S,T分别代表储蓄和税收。加以变换,有:(S-I)+(T-G)=(X-M)。

可把上式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的平衡条件。从上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条件下,对外部门平衡依赖于国内有关部门的平衡。换言之,只有当且仅当私人储蓄加政府税收等于私人投资加政府支出时,贸易平衡才能实现。经济学家经常用上式解释美国的贸易赤字。一方面美国的私人储蓄很低;另一方面,政府财政赤字长期居高不下。这样,对外贸易赤字就是不可避免的。

 

3.请根据有关国民收入核算的知识分析下列说法:

(1)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NP增加要多一些?

(2)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GNP?

(3)“如果某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换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NP增加,因为机器数量未变。”这一说法对吗?

(4)如果政府雇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成为工作人员,GNP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1)不能。该公司对GNP创造的作用是看它在某年生产了多少汽车,而不是卖掉了多少汽车。多卖掉一些还是少卖掉一些,只会使存货投资多一些还是少一些,而不会使GNP生产发生变化。

    (2)这部分房租应算入GNP。因为这里虽没有发生市场交换活动,但自己住自己的房子时房子也提供了效用,因而被看作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创造了价值。他的房子如果不是自己住而是租借出去也可以收到房租,这部分房租也应计入GNP。总之,不管房子是自己住还是出租,这部分房租都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3)这一说法不对。购买新机器属于投资行为,不管这种购买使资本存量增加还是不变。

(4)GNP增加了。因为这些人原来领的失业救济金不计入GNP,而现在作为政府雇员领取报酬要作为政府购买而计入GNP。

 

1.2  计算题

4.某地区居民总是把相当于GDP 60%的部分存起来,并且不用缴税也不购买外地商品。今年该地区将总值2000万元的汽车销往邻省,这对该地区的GDP产生影响,请回答:

(1)该地区的GDP增加了多少?

(2)假如当地政府增加同样2000万元购买本地汽车,是否会产生与(1)相同的结果?

为什么?

(3)假如政府将2000万元以补贴形式发给居民,该地GDP是否会增加?与(1)相比如何?为什么?

说明:根据实际情况,本题应该考虑乘数效应,为了更好地理解,下面把没有考虑乘数效应的解法也提供出来,供读者参考!。

解:考虑了乘数效应的情形:

(1)将总值2000万元的汽车销往邻省,首先导致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2000万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1-60%=40%的前提下,该地区将把其中的800万元用于消费,导致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这样一直继续下去,便导致了国民收入数倍的增加。

 Y=2000×1+2000×40%+2000×(40%)2+2000×(40%)3+…

=2000÷(1-40%)

=2000÷60%=3333.3(万元)

(2)会产生相同的效果,因为政府支出中对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是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具体解释如下:当政府向厂商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时候,在私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中并没有包括对这些劳务的支出,因而应该加上政府的这部分支出,当政府向居民购买生产要素的服务而生产出物品和劳务的时候,它们也构成社会产品的一部分,因而应该加上政府的这部分支出,因此在国民收入第一轮中增加2000万元,由于边际消费倾向为40%,受此影响,第二轮增加2000×40%,这样一直继续下去,和(1)的效果是一样的。

(3)该地GDP会增加,与(1)相比GDP增加的要少,第一轮的增加为2000×40%,第二轮的增加为2000×(40%)2,于是增加的国民收入为: 

Y=2000×40%+2000×(40%)2+2000×(40%)3+…=800÷60%=1333.3(万元)

因为政府以补贴的形式发给居民,实际上是一种没有换取生产要素服务的单方面的转移支付,社会产品没有相应增加,因而在计算国民收入时不应该算上这部分的政府支出。

没有考虑乘数效应的情形,其计算过程如下:

(1)支出法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显然该地区的净出口增加了2000万元,而其他项没有变化,所以该地区的GDP增加了2000万元。

(2)产生同样的结果,因为此做法相当于增加了2000万元的政府购买,而其他项没有变,所以最终该地区的GDP仍然增加了2000万元。

(3)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会比较小,因为这2000万元是以补贴的形式出现的,并不能记入GDP,而当居民拿到这2000万元后,会将其中的60%存起来,其余的40%会用于投资或消费。因为居民只会将其中的40%用于消费或投资,即只能使GDP增加800万。相对(1)来说,显然这种做法对GDP的贡献比较小。


资源链接
标签

考研真题人大

发布日期

2017-05-25

擦亮日期

2017-05-25

扫一扫分享下载
资源网址导航
综合

全索引 361图书馆 图书酷

手机

电脑

影音

专业

游戏

体育

儿童

教育

资源分享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