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资源网(xxURLs.com)
发布资源

黑客与画家

保罗·格雷厄姆 其人其事 1964年,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出生于匹兹堡郊区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设计核反应堆的物理学家,母亲在家照看他和他的妹妹。 青少年时代,格雷厄姆就开始编程。但是,他还喜欢许多与计算机无关的东西,这在编程高手之中是很少见的。中学时,他喜欢写小说;进入康奈尔大学以后,他主修哲学。后来发现哲学很难理解,于是研究生阶段他就去了哈佛大学计算机系,主攻人工智能。 他在这个方向上进展不顺利,因此对学术感到灰心。(但是,作为研究工具的Lisp语言,对他日后产生了重大影响。)博士读到一半,他又去哈佛艺术系旁听。拿到博士学位以后,他报名进入罗德岛设计学院暑期班,学习绘画课程,梦想成为画家。 上完暑期班,他去了欧洲,在有500年历史的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继续学习绘画。第二年,钱花完了,他不得不返回美国,在波士顿的一家创业公司中担任程序员。那时是1992年。 此后的两三年,格雷厄姆一直过着一种动荡的生活。他栖身于纽约一间极小的公寓,追求自己的艺术家梦想,但是收入低而且不稳定,日子过得非常窘迫,常常入不敷出,他不得不经常替别人编程,赚取一些生活费。 终于有一天,格雷厄姆觉得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我决定不当画家了,首先要彻底解决自己的收入问题。”他后来回忆道。 1995年的初夏,他找到了读书时认识的朋友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希望合作编写一个软件来赚钱。后者是一个非常聪明的黑客,曾经在1988年编写了历史上第一个蠕虫病毒“莫里斯蠕虫”。 那时正赶上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网景上市,大量的造势广告在媒体上轮番播出,整个资本市场都为“互联网概念”而疯狂。[1]格雷厄姆心想,如果网景公司的设想是正确的,未来人们都在互联网上购物,那么必须有人为零售商们开发软件。所以,他决定开发一个搭建网店的软件。 罗伯特·莫里斯此时还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只有暑假才有空。于是,格雷厄姆就搬到莫里斯的公寓。两人利用那一段时间写出了产品原型。 一开始,他们的软件完全采用传统模式,即用户首先下载安装,然后在自己的硬盘上做出网店的雏形,最后再上传到服务器。后来,格雷厄姆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让用户通过浏览器直接操作服务器呢!这样就完全省去了安装和上传的步骤。 于是,他们改变方向,决定把软件做成一个互联网程序。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互联网使用的软件。因为这一点,他们就把这个产品起名为Viaweb。他们放弃开发桌面软件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两人都没学过如何开发Windows程序,并且也不太想学。

资源链接
标签

mobi机械工程 文化 技术 出版物 书籍

发布日期

2017-08-13

擦亮日期

2017-08-13

扫一扫分享下载
资源网址导航
综合

全索引 图书酷 361图书馆

手机

电脑

影音

专业

游戏

体育

儿童

教育

资源分享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