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教程 黄宏 2013.5 【pdf扫描】
《媒介素养教程》为高校新闻传播类通识教程之一。媒介素养类教育是我国高校所欠缺的。作者在有关课题成果基础上,面向广大在校大学生,编写了这部适宜于媒介素养教学的教材。
目录
绪论
一、媒介素养概念和理念的阐释
二、为什么要重视和推广媒介素养
三、研修者如何学习和践行媒介素养课程
四、中国内地如何推进媒介素养教育
第一篇 认识和解读媒介
第一章 认识媒介形态
第一节 媒介形态的历史演变
一、口语传播阶段
二、文字书写传播阶段
三、印刷媒介传播阶段
四、电子媒介传播阶段
第二节 作为环境的媒介
一、媒介的本质属性
二、媒介的环境属性
三、媒介环境的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第三节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一、麦克卢汉的媒介四元律
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特点比较
三、媒介融合
第六章 媒介与受众
第一节 受众概说
一、受众概念的演进
二、受众的角色
三、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变化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一、受众附属论
二、受众主动论
三、受众本位论
第三节 受众需要与受众权利
一、受众的基本需要
二、受众的基本权利
第四节 媒介与受众关系
一、我国媒介受众观的演变
二、受众选择媒介的影响因素
三、受众对媒介的期望
四、媒介对受众需要的满足
第三篇 使用和利用媒介
第七章 新闻采写知识和技巧
第一节 了解新闻常识
一、新闻价值要素
二、新闻的“5W1H”要素
三、新闻文体知识
四、新闻报道类型
第二节 如何进行新闻采访
一、新闻采访的类型
二、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
三、新闻采访实战技巧
第三节 如何写消息
一、消息的结构
二、消息头
三、消息标题的制作
四、消息导语的写作技巧
五、消息主体的写作
六、消息结尾的写作
七、新闻背景的使用
八、如何交代消息来源
第八章 网络自媒体传播技巧
第一节 博客
一、博客发展的兴衰沉浮
二、博客的生成和发布
三、博客的定位和写作
第二节 播客
一、播客视频网站的发展概述
二、播客作品的类型和特点
三、播客订阅和制作软件介绍
第三节 微博
一、微博发展概述
二、微博的媒介属性
三、微博的传播特征
四、微博的社会功能
五、微博的传播技巧
附录 推荐媒介资源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二、文字书写传播阶段
显然,人类口语的特点无法适应社会化生活,随着社会活动的扩大,在狩猎、战争、祭祀等需要更多人同时协作的活动中需要一种能超越口语的更有效率的媒介来传播信息,那便是文字。
对于文字的发明,中外都有特别的传说或神话故事。中华民族就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据《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神栖昆仑。能愈多而德愈薄矣。故周鼎著锤,使衔其指,以明大巧之不可为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前仓颉发明文字的时候,天上落下谷物,鬼在夜里号哭。当年伯益发现了地下水源,掘地造井,龙和诸神都以此为难,因此潜龙腾空飞天,众神也都跑回了圣地昆仑山。人的智巧越多,道德就越淡漠。所以,周朝铜鼎上的上古巧匠锤的形象是自己咬着自己的手指,这说明奇技淫巧之事不可为!《淮南子》将仓颉造字看做不祥之兆。文字这种媒介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灾难而不是福祉。因为,“能愈多而德愈薄”矣!而在西方,柏拉图在其对话录《斐德若》(Phaedrus)中描述一则关于文字的神话故事:发明之神托特向众神之神阿蒙(Amon)展示他新发明的技艺——书写,试图说服阿蒙推广这项技艺,因为书写将可以强化埃及人的记忆。但众神之神阿蒙回绝了托特的建议,他认为书写带来的效果正好和托特所宣称的相反,不是记忆的增强,而是遗忘。人们一旦学习文字,便会忽视记忆训练,这会在人们的灵魂中养成健忘的习惯,因为人们只信赖写出来的东西。但真正的智慧是借由灵魂自身内部去回忆,而不是靠外部的铭刻书写。书写不过是灵魂的外加补充,而非其本性,它是一种记忆的秘诀,不是真正的智慧。
东西方的社会精英不约而同对文字的出现感到恐慌。因为文字是当时的新媒介,这种新事物对社会的各个层面形成很强的冲击和深远影响。两者都特别关注文字对个体的不良影响,认为会伤害人的本性,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资源链接
标签
本科人文社科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中专教材教辅传播媒介信息与传播理论
发布日期
2019-02-20
擦亮日期
201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