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学
摄影构图是每个初学者,学习摄影的第一步。也是一幅作品成败的关键!虽然有了ps,可以进行“二次、三次”构图大法。但还是要掌握一些基本构图美学规律的。
主体和背景相互呼应
摄影初学者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过于注重主体,而不注意与之搭配的背景或者叫做陪衬。其实好的照片需要前后景致的交相呼应,给人以错落有致的感觉,适当的留出背景也可以让主体更加的突出。而且拥有前景和后景的照片会有很好的空间感和景深感。
另外,人物与背景搭配,有很多细节是要注意的!如人物后面刚好条树或柱重叠。等等。
方法/步骤1
一、平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如下图:
2
二、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就是将主体放在照片中的位置放在尽量靠近相对应的两个角上。相对于横平竖直的构图方法,对角线构图更加活泼生动.富于动感.
三、九宫格构图
九宫格构图法应该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构图方法了。这个构图方法是把画面中的左、右、上、下四个边都三等分,然后将相对边线的点用直线连接起来,这样就 形成了一个汉字的“井”,画面也就被分为了九个方格。构图时不要将摄影主体放在正中间,而是将其放在井字形的四个交叉点上。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如图:
四、垂直式构图能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常用于表现万木争荣的森林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飞泻的瀑布、摩天大楼,以及竖直线形组成的其他画面。
五、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也是很常见的摄影构图方式,它的概念就是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三点连线形成一个正三角、斜三角或者是倒三角形状。正三角布局在拍摄天坛、故宫等古典、对称建筑的时候使用,斜三角和倒三角呈现动感的效果,适合于诸如人像、运动的等拍摄题材中。
如图:
六、曲线式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如图:
六、框架式构图
框架式构图可以很好的滤除不必要的元素,将观众的目光引导到你想要表达的摄影主体上。使用前景中的事物将需要突出的摄影主体框起来,可以让照片的主题更加的突出。框架式构图让照片中的主体和陪衬很好的结合起来,使两者更具相互作用。
在使用框架式构图的时候,需要注意主体和框架之间的比例,切记框架的存在是为主体服务的,千万不要喧宾夺主。其实框架式构图的原理也和引导线构图一样,就是利用画面中的线条、框架,将观众的视觉引导到照片的主体上去。
在实际的拍摄中,树叶之间的空隙、虚掩的门、窗框、山石之间的缝隙等都可以当做框架使用。
七、向心式构图 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呈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但有时也可产生压迫中心,局促沉重的感觉。
八、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如图:
十、黄金分割线 〖其实和九宫格”法一样原理,为了更好了解黄金螺旋构图,而说详细点。还是不明就到百度搜黄金分割线吧!〗
黄金分割线是一种古老的数学方法。黄金分割的创始人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在当时十分有限的科学条件下大胆断言:一条线段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即0.618,那么,这样比例会给人一种美感。后来,这一神奇的比例关系被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律”。黄金分割线的神奇和魔力,在数学界上还没有明确定论,但它屡屡在实际中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黄金分割:
按照黄金分割率1.618比率在矩形中平行旋转切割四次,就得出四条黄金分割线。在传统平面构图中,对视觉中心最保守的办法是“九宫格”法,包括现在相机的智能取景对焦功能也是参照此不变法则。(请看图 1、2 )
黄金螺旋:
黄金分割率为1.618,依此比例多重分割矩形画面,可得到一条逐渐旋紧的对数螺线——黄金螺线
以黄金螺旋分割画面,或将拍摄主体放在螺旋紧处,是符合审美观的一种构图方法。宽屏画面的黄金分割,需先将构造出黄金矩形,截图中用白色粗线调标示
另外人像摄影主要以大特写、半身、七分身和全身为主要构图。在纯色背景下,基本都是这几个构图。分法如图1:
资源链接
摄影构图学(美-本、大卫).pdf: http://545c.com/file/9249999-227355433标签
发布日期
2017-11-08
擦亮日期
201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