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羁绊 卡瑞尔麦克布莱德 2010.10 【pdf mobi epub txt非扫描】
爱来自父母,令人悲哀的是,伤害也往往来自父母,而这爱与伤害,总会被孩子继承下来。
名人推荐
中国的家庭系统正在遭遇严重的冲击,特别是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们面对这样一种情况:许多父母来自一个遭受过多剥夺的时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内心里留下隐而未察的缺乏与创伤,以至于他们后来会不自觉地在孩子(往往又是唯一的孩子)身上寻求补偿:一方面,他们对孩子过度保护和溺爱;另一方面,他们会在学业上对孩子过高期待与强求。
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又强化了他们内心的不安全感,以至于许多父母在孩子教育上采用极端强制的方式,用自己的经验去代替孩子的经验,用自己的“真理”压制孩子的思考,这些都挫伤了孩子的生命潜能,压抑了孩子的自我成长。
在中国,关心孩子成长的母亲,需要读这本书。这本书可以帮助女性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母亲(或女儿),也帮助治疗师了解求助者。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还帮助我们重塑自我。
王学富
资深心理咨询师
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
著有《受伤的人》《成长的路》
生命最初的受挫深深伤害了孩子的内在——情感、心灵、精神,为以后罹患精神疾病埋下了祸根
这本书引进得太及时了!如果你希望你赚的钱是为孩子上大学用的,而不是看心理医生用的,那么强烈推荐做了母亲的人都看看这本书。
海文颖
浩途家长俱乐部创始人
漫无节制的自恋是心理与心灵疾病的主要前兆。
斯科特•派克
著有《少有人走的路》
在育儿方面一个很有争议的领域中,麦克布莱德博士做出了新的、杰出的开拓。不论是专家,还是想要理解并成功解决自恋育儿方式造成的长远影响的普通人,都有必要读一读这本书。书中清晰地介绍了大量有用的信息和建议。
戴维•博洛科夫斯基
法学博士,心理学教授,婚姻家庭法辩护律师
作者道出了很多女性朋友的心声,如果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那么读了本书后你就不再孤独。
桑迪•霍奇基斯
心理学家,著有《为什么总是你?》
麦克布莱德博士完成了一项出色的工作,她把握住了那些由自恋母亲抚养长大的女性所遭受的痛苦。该书简明实用,能指导女性从寻求认可、证明自我价值的陷阱中解脱出来,能帮助读者发现自恋的微妙表现,并通过案例,展示母亲身上的这些特质如何塑造了女性看待自我、世界和人际关系的视角。麦克布莱德博士对我们理解这一复杂的家庭情感互动,做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
—莫尼卡•拉米雷斯•巴斯科博士,著有《永远不够好:
怎样有效利用完美主义而不让它毁掉你的生活》
《找回你的生活:抑郁症治疗完全指南》
在自恋母亲对女儿的影响方面,该书包含出色的临床观点,简明易懂,适合所有受到这一问题困扰的女性。治疗部分提供了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大量想法和技巧。
—琳达•沃恩,执业临床专业咨询师
麦克布莱德博士对自恋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描绘。我发现这本书十分引人入胜、简单明了,又有大量的信息,实用性很强,结构也是按照治疗方法来安排的。任何一个身边有自恋者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蕾妮•瑞希克,医学博士,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医生
这本书阐释了生命成长过程中遭遇的来自自恋母亲的平庸且无端的忧伤,作者提供了清晰、真诚的疗愈方法,帮助更多人生活得充实而快乐。
—克里斯蒂娜•诺斯若普博士,著有《母女智慧》
《更年期智慧》《女人的身体,女人的智慧》
这是一本每一位感觉生活在强势家长的影响之下的女性必读之书。
—纳内特•加特瑞尔,著有《我的回答是不!如果你没意见的话》
在这本洞察深刻的书中,作者不仅分析了强势家长对子女的影响,也给出了实用可行的指导建议。
—基思•坎贝尔,著有《当你爱上一个自恋的男人》
本书是带你走出痛苦的令人惊异的佳作,作者充满真诚的爱与仁慈,提供了专业的指导。
—塔玛•基维斯,著有《这一次我想跳舞!创造你热爱的工作:一个哈佛律师从放弃一切到拥有一切的历程》
媒体推荐
此类主题中的优秀之作,结尾充满希望和现实性。
《出版者周刊》
作者简介
爱来自父母,令人悲哀的是,伤害也往往来自父母,而这爱与伤害,总会被孩子继承下来。
目录
目录
赞誉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译者序
致谢
作者声明
引言 / 1
和母亲的关系对我们的一生都有相当大的心理影响。奇怪的是,我从来不愿意相信这一点。
第1章 情绪的重负 / 8
多年来,不论我去哪儿,在我脑海中总有一群苛刻的批评者,几乎让我无法忍受。
第2章 空白的记忆:妈妈和我 / 24
如果你在一个由母性自恋支配的家庭中长大,成年后,你每天都竭力去做一个“好女孩”,并尽量去做别人要求你应该做的事。
第3章 母性自恋面面观 / 43
只有当母亲自己拥有自信、自爱和自我认识时,才有可能帮女儿培养这些品质。
第4章 爸爸在哪里:自恋温床的其余部分 / 65
父亲当时正围着母亲转,像一颗行星围着太阳转一样。在家庭戏剧中,自恋的人是明星,其伴侣则是配角。
第5章 形象就是一切:小脸笑一笑 / 80
记不清有多少次,当我皱起眉头,或者要放声大哭的时候,母亲就这样对我说。
第6章 我这么努力!高成就动机型女儿 / 92
很早的时候,大约10岁,我就下定决心:努力是唯一能让我感觉良好、唯一能弥补那些“做得还不够好”观念的方法。
第7章 这有什么用:自我破坏型女儿 / 105
那些没有成为优秀小孩并以此证明妈妈错了的人,选择了截然相反的道路,把愤怒发泄在自己身上,不明智地破坏了自己的努力。
第8章 不切实际的想法:妈妈没能给我的爱,要在其他地方得到 / 115
自恋母亲的女儿经常会用不合适的恋爱关系来填补她们的情感空白。不幸的是,她们想找到合适的伙伴来认可她们,却总是在错误的地点搜寻。
第9章 救命!我变成我妈妈了:当女儿做了妈妈 / 129
对大多数女人而言,养育一个孩子的经验伴随着令人陶醉的兴奋感和对未来的想象。但对自恋母亲的女儿来说,也有可能被持续不断的恐惧和焦虑所笼罩。
第10章 第一步:感受比外表更重要 / 142
其实,知道自己永远无法完全消除这些疤痕反倒让人宽慰。承认我们身上曾经发生过的事很重要,因为它们至今还在影响我们。
第11章 亲近与独立:从母亲身边独立出来 / 162
对自恋母亲的女儿来说,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成为一个真诚的、完整的人。
第12章 做一个本真的女人:命中注定的女儿 / 173
在自己身上找到幸福并不容易,但在别的地方找到幸福则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13章 轮到我了:在治疗中与母亲相处 / 192
寻找和自恋母亲相处的健康之道,可能会让人很有挫败感,但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斗争。
第14章 填补空虚之镜:结束自恋母亲的影响 / 216
心理创伤深埋于我们的脑海中,意识会否认它的存在,但我们常常会在下一代人身上遇到它。
参考文献 / 235
推荐阅读书籍与观赏影片 / 240
序言
推荐序一
这一段时间,我一边阅读《母爱的羁绊》的中文译稿,一边每天继续从事我的心理咨询。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时而会遇到跟这本书中情形相同的案例。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对书中的描述发出共鸣:是这样的!
这本书表达了我的咨询经验里常有的,却没有确切而系统地表达出来的东西。
这些年从事心理咨询,我越来越觉得,中国社会需要一个心理层面的觉醒,而这种觉醒,需要从每个人对原生家庭的觉察开始。我的基本发现是,许多类型的心理问题,总是根源于家庭问题。特别是家庭关系的伤害,导致人的情绪的、人格的、精神的障碍,进而造成许多社会的问题。因此,走进家庭关系系统,建立健康的家庭价值,培养健康的人格,才是正本清源的根本之策。既然问题的源头在家庭,我们就需要从家庭开始。
在当今时代,中国的家庭系统正在遭遇严重的冲击,特别是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们面对这样一种情况:许多父母来自一个遭受过多剥夺的时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内心里留下隐而未察的缺乏与创伤,以至于他们后来会不自觉地在孩子(往往又是唯一的孩子)身上寻求补偿:一方面,他们对孩子过度保护和溺爱;另一方面,他们会在学业上对孩子过高期待与强求。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又强化了他们内心的不安全感,以至于许多父母在孩子教育上采用极端强制的方式,用自己的经验去代替孩子的经验,用自己的“真理”压制孩子的思考,这些都挫伤了孩子的生命潜能,压抑了孩子的自我成长。
当我们了解这些后,我们就会更加重视《母爱的羁绊》这本书,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走进家庭关系系统的路径,让我们获得觉察,尤其是觉察母女关系模式造成的伤害。
但觉察不是容易的事。读这本书,需要准备接受挑战。例如,母女关系相当复杂,其中有冲突,有矛盾,有奥妙的情感,有曲折的情绪,有不同程度的伤害,有表达和隐藏的怨恨,不是一个“爱”字可以概括的。但是,我们自幼接受对母爱的理想化的讴歌,内心早已建立了“伟大的母爱”的信念,这时来读书中所描述的“母爱的羁绊”,可能会感到不适,会产生一种道德意义上的内疚感。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习惯于接受“历来如此”的“真理”,对活生生的“真实”却视而不见。但这种情况需要改变,因为,如果没有觉察,问题就一直在那里,并暗中影响我们。因此,作者带着直面的勇气写下这本书,她说:“当我决定写一本书,讲述那些没有对女儿尽到职责的母亲,以及这给女儿(甚至成年后)带来的痛苦时,我觉得自己似乎正在打破禁忌。”
但这并不是一本控诉的书,而是一本让人了解真实,经历医治,获得成长的书。
这本书可以帮助女性了解自己,帮助女儿了解母亲,帮助母亲了解女儿,帮助治疗师了解求助者,帮助求助者了解治疗师。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还帮助我们重塑自我。
本书作者是一个治疗师,也同时是一个经历了自我医治的女性—母亲的女儿,这本书反映她本人的生命感受和治疗经验,其中有丰富的案例、广泛的引述、真切的描绘、系统的总结,非常清晰而生动地展示了复杂而微妙的母女关系的多个层面。
作者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考察母女关系中复杂的心理状态:自恋,以及由此产生的损害:“我逐渐意识到,在我和那些缺乏安全感、满足感的女病人的生活中,有一种关键要素是缺失的。那是一种有心理营养的、共情的爱,我们强烈渴望从母亲那里得到,却未能如愿。而我们的母亲很可能也没能从她们的母亲那里得到。这意味着,扭曲的爱,作为一种痛苦的遗产,代代相传。对自恋及它在母女关系中的呈现了解得越多,我越觉得有责任去帮助那些母亲有自恋倾向的人们建立自我理解、自信和自爱。”
当我们了解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我们就会更加重视这本书。我们在从事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有一个基本的发现,就是原生家庭的承传:受害者往往成了施虐者。有许多父母把上一代加害于己的东西继承下来,用以加害后一代,而这种承传,总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这正如作者所说,“情感遗传就像基因遗传一样,不知不觉代代相传”。在家庭系统里,好的资源应该流传下去,而伤害的因素应该受到阻止。在中国,关心孩子成长的母亲,需要读这本书,从中得到好的指导和启发,有利于教养自己的儿女(不只是女儿)。因此,我期待的是,每一个母亲都需要有这样一种意识:我就是我的孩子的原生家庭。如果母亲的生命里有原生家庭的伤害,她就需要获得觉察,经历医治,中止“母爱的羁绊”。因此,这本书可以成为一面镜子,让自恋的母亲去反省自己跟女儿关系的本质,意识到自恋型的“母爱”对孩子造成的损害。在我们的社会里,还有许多女性生活在母爱的羁绊里,她们内心里有伤害,有阻碍,但不知从何而来,读这本书,可以获得自我医治和成长,从母爱的羁绊里解放自己。正如本书作者,“回到自己童年的灵魂之旅”,觉察家庭关系中的阴影,有意识经历自我医治与成长,完成了“遗传性扭曲母爱的修复工作”,从而“终结遗传,从母亲身边独立出来”。
为了验证这本书的实用性效果,我还在治疗中使用书中的“问卷”,帮助我的求助者获得觉察、医治和成长。其中,有一个痛苦不堪的女性发现,她的母亲像一个痴狂的恋人一样对待她,自幼控制她,不允许她成为自己。这位母亲对女儿说:“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们是连在一起的,不能分开。”这样的爱,给女儿带来沉重的压力,在长期无效的挣扎之后,当事人发展出心理的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我向当事人推荐《母爱的羁绊》,说:“这本书可以帮助你了解母女关系的本质,从中得到觉察。”现在,当事人终于从过去的挣扎里走了出来,开始用一双觉醒的眼睛来看自己,看母亲,看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并且有力量突破“母爱的羁绊”,敢于成为自己。
我每每读到翻译过来的好书,心里总会受到一种激励,会对自己说,也想对中国的同行们说:“我们要加油呀!”
王学富
推荐序二
这是一本专写拥有自恋型母亲的女儿在长大成人后面临的心理问题及其如何治愈的书。
刚看此书,我总觉得中国的母亲多数吃苦耐劳,为下一代鞠躬尽瘁,和这种“自恋型母亲”的不理会女儿感受,只注重自己面子的特质相去甚远。
然而当我看到书中反复提到的自恋型母亲育儿的可怕后果时,不禁惊呆了。由于自恋型的母亲经常告诉你她希望你成为怎样的人,而不是让你肯定自己的天性,你便逐渐丧失了自我。你逐渐内化了这样一条信息,那就是你的价值取决于你做了什么,而不是你是怎样的人。
天呐!这不是我们中国的大多数母亲天天都在做的事情吗?从小看成绩,考了98分就会问为什么不是100分,无时无刻不在对孩子强调结果导向性,以结果来验证这个人的存在价值。而长大后,即使孩子功成名就,他的内心仍然空着一块本应充实的地方,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为何而活,那都是因为母爱的羁绊让他从童年起就没有接受过无条件的爱。
这本书引进的太及时了!如果你希望你赚的钱是为孩子上大学用的,而不是看心理医生用的,那么强烈推荐做了母亲的国人都看看这本书。
浩途家长俱乐部创始人 海文颖
译者序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内部的是非对错,往往很难用公共空间中的伦理道德标准来判断。吴飞在关于中国农村自杀现象的书《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中,就把很多自杀案例解读为对家庭内部“不公”的极端反应。家庭问题想必普遍存在于各种文化中,在心理医生遍地的美国,解决家庭问题不是用农药,而是用“治疗”。
本书聚焦的问题看似很小:你得是女性,并且母亲有“自恋特质”,似乎这事儿才跟你有关。但母亲自恋以及相关的家庭互动,背后涉及很多重要的社会文化问题。作者关注的,主要是自恋母亲及其育儿方式对后代的影响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技巧。但如果读者对书中的案例多加留意就会发现,即便在女权主义风起云涌的美国,家庭结构和互动,仍然在很多方面呈现强烈的父权色彩。家庭对女性的期待,大多数时候仍然是一个“照顾者”的角色:女性要随时待命,满足他人的各种需求。而当家里的母亲具有自恋特质的时候,家庭等级结构对女儿施加了另一重压力。女儿遭受的双重剥削,可能在尚未成年的时候就开始了。
文化的自恋特性也是这一现象的重要根源,在这方面,美国比中国严重,但随着商业主义的扩张,自恋的文化也逐渐渗入中国人的生活中:人们不仅越来越注重相貌,也更乐意追求物质财富、地位和奢侈品,用以维持外在的成功形象,而忽略了内在成长和自我完善—这是西方心理学用语,简单地说,中国已经从“金钱不足”的时代,进入了“道德缺失”的时代。与“自己”相对的是“他者”,自恋者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体验“他者”感受的能力。在家庭内部,缺乏这种能力会导致不良的互动,而在公共空间里,这种能力就是道德的心理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虽没有丰富的心理学体系,在家庭问题上,仍强调“慈”和“孝”两个概念。“不孝”是我们更常听到的罪名,但上不“慈”,下“孝”就无从谈起,指责后代“不孝”之前,恐怕先得反思自己的育儿方式。正如作者在第13章中介绍的,在20世纪的美国,育儿理念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早期的观念和老辈中国人的“不打不成材”“棒下出孝子”很相
资源链接
标签
发布日期
2019-02-20
擦亮日期
201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