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资源网(xxURLs.com)
发布资源

财富之城 威尼斯海洋霸权 罗杰克劳利 2015.2 【pdf mobi epub txt非扫描】

财富之城封面.jpg



地中海史诗系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财富之城》则可算是威尼斯共和国简史,不过侧重于其在地中海上的外交与战争,尤其是与奥斯曼帝国的对抗。数百年间,威尼斯从礁湖渔村崛起为海上贸易强国,并且开疆拓土,盘踞了爱琴海沿岸许多地区,凭借狡黠的外交手腕、强悍的海军和金钱贿赂,左右逢源于东西方势力之间,与基督教和穆斯林世界都做生意,在不同时期与双方都发生过武装冲突,此中故事非常精彩。

“地中海史诗”三部曲(《1453》《海洋帝国》《财富之城》),既是一个完整的具有延续性的故事。作者调动大历史笔墨,浓墨重彩地为东西方对抗的统帅们——自称为两片大海和两大陆地的奥斯曼皇帝穆罕默德二世、苏莱曼大帝、塞利姆二世,与悲剧英雄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画像;同时,罗杰克劳利或白描,或速写,或施以淡墨,绘出对垒中两军指挥官、首席大臣、宗教领袖、能工巧匠们的群像,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亚马逊:

本书是地中海三部曲的完结篇。从君士坦丁堡陷落的腥风血雨,到地中海决战的波澜壮阔,再到财富之城威尼斯数百年的沧桑巨变,地中海三部曲终于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地中海,并不仅仅是一个观光胜地,在世界历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希腊罗马时代开始,她就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滋养着世界文明。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桥 头堡,地中海地区充满着冲突与融合,排外与开放,腥风血雨与纸醉金迷。作者用独特的视角,着力揭示了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绵延数百年的残酷斗争,而地中 海,则是这部史诗大剧上演的舞台。这套丛书,为我们理解当代世界的文明冲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尤为可贵的是,本书的翻译很见功底,读来琅琅上口,毫无隔阂,是该书译者的独具匠心之处。

——亚马逊编辑小阳

媒体推荐

通俗易读,行文流畅,令人大开眼界——随身带着它吧!

——斯特拉·蒂里亚德,《每日电讯报》

威尼斯帝国的兴盛和衰落是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故事,克劳利是这个故事的完美记录者。

——迈克尔·普洛格,《金融时报》

克劳利用生动传神的笔调使海洋战争和围城战跃然纸上。

——《纽约时报》

充满趣味性而又细节丰富,同时技术娴熟地描绘了诸多生动的角色……克劳利的《财富之城》让阅读始终充满乐趣。

——克里斯托弗·哈特,《星期日泰晤士报》

关于威尼斯如何在地中海东部开创了自己的海洋帝国,以及土耳其人如何一步步蚕食它的扣人心弦的故事。

——诺埃尔·马尔科姆,《星期日电讯报》年度最佳书

从1000年到1500年,一段长达五个世纪威尼斯的绚丽、华美乐章。

——伊恩·芬利森,《泰晤士报》

从节奏、风格和流畅度上来说,这是一部描写其主题的绝佳作品。罗杰·克劳利的风格无可挑剔,再辅以他对威尼斯人的动机的完整把握——商业上的、政治上的和思想上的——,驱使着威尼斯人横穿瞬息万变的地中海。”

——乔纳森·凯特斯,《文学评论》

作者简介

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历史学家。他出生于英格兰,剑桥大学毕业后,曾久居伊斯坦布尔,并对土耳其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花费数年时间广泛游历了地中海世界,这使他拥有对地中海的渊博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著有“地中海史诗三部曲”《1453》《海洋帝国》和《财富之城》。

译者简介

陆大鹏,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精通英德法三种外语,热衷西方文学历史,译著有托尔金《哈比人》(合译)、朱诺·迪亚斯《你就这样失去了她》、《暴发户与牟利者:纳粹时期的腐败》等。

目录

序言:起航

第一部 机遇:商人十字军

1.达尔马提亚领主

2.失明的执政官

3.三万四千马克

4.“狗转过来吃它所吐的”

5.兵临城下

6.四位皇帝

7.“地狱的造孽”

第二部 崛起:海洋的君主

8.八分之三罗马帝国

9.需求与供给

10.“敌人的血盆大口中”

11.圣提多之旗

12.驯服圣马可

13.战斗到底

14.海洋帝国

15.“如同泉水中”

16.尼普顿之城

第三部 月蚀:升起的月亮

17.玻璃球

18.基督教世界之盾

19.“如果内格罗蓬特沦陷”

20.火的金字塔

21.扼住威尼斯的咽喉

序言

《海洋帝国》《1453》《财富之城》这三本书互相关联,组成了一个松散的三部曲,叙述地中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读者可以从其中任意一本书读起。这三本书涵盖的时间段达四个世纪之久,从公元1200年到1600年,这是不同文明和互相竞争的各大帝国之间为了领土、宗教信仰和贸易控制而激烈冲突的年代。这场冲突的参与者包括拜占庭帝国(信仰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继承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他们复兴了伊斯兰“圣战”的精神),以及西班牙的信仰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朝。同样在这个时期,威尼斯从一个泥泞的礁湖崛起为西方世界最富庶的城市,宛如令人叹为观止的海市蜃楼,从水中呼啸而起。威尼斯是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当年和今天一样,在异邦人眼中非同寻常、精彩纷呈。

在这个时期,各国为争夺地中海爆发了激烈战争。居住在地中海周围的各族群——土耳其人、希腊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北非人和法国人——认为自己是在为争夺世界中心而战。但与真正的大洋相比,地中海其实是很小的。各民族之间的地理距离只有投石之遥,于是大海成了一个封闭的竞技场,大规模的厮杀就在这里上演。在这个年代,火药武器开始彻底地改变战争的面貌。大海是史诗般攻城战、血腥海战、海盗行径、人口劫掠、“十字军”东征和伊斯兰“圣战”的场所,也是利润丰厚的贸易和思想交流的途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漫长而残酷的竞争从本三部曲涵盖的时期开始,将大海分裂为两个迥然不同的区域,双方沿着海上疆界进行了激烈较量。这场斗争一直延续到“9·11”事件之后的世界。

我们很幸运,大量关于这一时期地中海世界的目击资料留存至今,尤其是从大约1500年开始,欧洲印刷术的发明刺激了文字材料的爆炸式增长,所以我们得以感同身受地重温这段历史。通过目击者的叙述,我们常常能够近距离观察当时的事件,审视那时的人们如何生活、死亡、战斗、从事贸易,以及礼拜上苍。我尽可能地引用当时人们自己的话,让他们为自己发言。

这三本书的另一个主题是“场所”。在地中海地区,我们在游览威尼斯或伊斯坦布尔,或者克里特、西西里和塞浦路斯等大岛屿的时候,仍然能够触及过去。许多纪念建筑、城堡、宫殿和遗址依然完好。借用伟大的地中海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的话:“这片大海耐心地为我们重演过去的景象,将其放置在蓝天之下、厚土之上,我们能亲眼看见这天与地,它们如同很久以前一样。只消集中注意力思考片刻或者瞬间的白日梦,这个过去就栩栩如生地回来了。”我希望这三部曲能够帮助中国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地中海历史以及那里发生的事件(它们至今影响着我们的世界)的重要意义,对其产生兴趣。

罗杰·克劳利

后记

感谢Julian Loose及Faber出版社团队对本书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为本书倾力付出、确保结果尽善尽美的Kate Ward及我的代理人Andrew Lownie。感谢Ron Morton及Jim Green的仔细审读和意见,他们的帮助价值极大。Stephen Scoffham更是提醒了我,马六甲曾一度扼住威尼斯的咽喉。谢谢Ron和Rita Morton在我游历威尼斯海洋帝国时帮助我在雅典安顿,还有Jan更是对我这本书的完成付出了许多。

我愿借此向以下作者及出版社表达我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允许我使用他们作品中的材料:

Dr Pierre A.MacKay发表在WWW.angiolello.net的The Memoir of Giovan--Maria Angiolello。

Alfred J.Andrea的Contemporary Sources for the Fourth Crusade(2008年出版)中Brill的文章节选。

文摘

这些条件极其慷慨,似乎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罗马教廷可以达到其最魂牵梦萦的目标之一:让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会臣服于罗马;十字军不仅可以轻松地偿还债务,还可以得到征服和守卫圣地所需的军事资源。据说教皇会欢迎这样一次行动。而且简直是手到擒来:在君士坦丁堡不乏安格洛斯的支持者,他们会打开城门,欢迎十字军将他们从暴君亚历克赛三世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使臣们说话的腔调就像巧舌如簧的推销员提议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样:“诸位大人,如果你们有兴趣,我们拥有谈判的全权。你们应当明白,古往今来从来没有过这么优厚的价码。谁若是拒绝这样的条件,一定是没有征服的胃口。”

他们说的有些东西是意淫,有些干脆就是扯谎。事实上,安格洛斯在前一年秋天就曾带着此计划的大纲去拜见教皇英诺森三世,但遭到了回绝。英诺森三世也已经警告过十字军不准参与这样的计划——这将是另一次对基督教国家的攻击——“免得他们(十字军)屠戮基督徒,污了他们的手,犯下违逆上帝意志的罪行”,并且他也将此信内容告知了拜占庭皇帝。亚历克赛·安格洛斯年轻无知、野心勃勃而十分愚蠢。他许下的都是不明智的空头承诺,专门挑十字军领主们想听的讲。但核心圈子里的一些法兰克诸侯已经知晓此计划,并且跃跃欲试。整个东征运动的领导者——蒙费拉的博尼法斯对拜占庭皇帝早有私人怨恨。后来英诺森三世将随后发生的事情的罪责全部推到威尼斯人身上,但这其实不是威尼斯人的主意。我们不能确定,丹多洛是否在此前就知道十字军要进攻拜占庭的计划;他很有可能对其做了冷静的评估。对于君士坦丁堡的内部事务,他一定比法兰西贵族们知道得多,他对年轻的安格洛斯也没有什么信心。而对安格洛斯来说,以他的名义提出的条约最终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次日,在扎拉,一个由世俗与宗教领袖组成的小范围议事会商讨了在出征圣地途中是否进攻第二座基督教城市的问题。激烈的争吵又一次爆发,整个十字军运动再一次面临瓦解。各方分歧极大,难以弥合。沃城修道院院长再次强烈谴责,“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同意对基督徒开战”;而另一方面,也有人非常务实地表示赞同:军队缺乏资金,而且还背负着巨额债务,向拜占庭开战将为东征提供足够的财力和人力。“你们应当知道,只有通过埃及或希腊(拜占庭)才能收复海外的圣地,如果浪费此次机会,我们定会追悔莫及。”丹多洛一定做了仔细权衡:攻打君士坦丁堡能够轻松地收回欠款,在君士坦丁堡有一位亲近威尼斯的皇帝也非常有价值,但威尼斯人承担的风险也很大。威尼斯共和国目前在君士坦丁堡生意兴隆,如果进攻君士坦丁堡的行动失败,那么居住在那里的威尼斯商人将沦为人质。但说到底,最终促使十字军定夺的还是他们的贫困。没有金钱和粮草,十字军运动将会失败;丹多洛推断,如果能够轻松地扶植安格洛斯登基,“我们就有比较合理的借口去那里,获取给养和其他物资……然后我们就有能力去海外(耶路撒冷或埃及)”。叫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支持进攻君士坦丁堡。根据’敌视威尼斯的史料,他如此决定的“一个原因是为了得到安格洛斯许诺的钱财(威尼斯这个民族特别贪财),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威尼斯人)的城市在强大海军的支持下,正在霸占那整个海域”。这是根据后来实际发生的事件做出的回顾性评判。

最终,法兰西诸侯的强大势力集团在博尼法斯领导下,力排众议,投票决定接受安格洛斯的提议。双方很快便在执政官的住处签署条约,并加盖印玺。亚历克赛将在复活节前两周到达。条约是拼凑起来的,可能在十字军起航很久之前就已经得到大致的认可。贵族领主们走到哪里,他们麾下的普通十字军就跟到哪里。于是,威尼斯人出航了。维尔阿杜安不得不承认:“本书只能作证,法兰西人的派系中只有十二人宣誓,其他人不肯。”他承认此次出征备受争议:“军中分歧严重……人心纷乱,一些人想要解散军队,另一些又尽力团结。”不少人脱离了十字军。许多普通士兵“齐聚在一起,结成盟约,发誓绝不去攻打拜占庭”。一些高级骑士同样反感,也脱离了军队。一些人失望地返回家中;一些人又辟路直接前往圣地。500人死于船只失事。另一支队伍遭到达尔马提亚农民的袭击和屠戮。“就这样,军队的规模日益缩小。”P78-80


资源链接
标签

欧洲史人文社科中世纪史(476~1640年)世界总史历史

发布日期

2019-02-20

擦亮日期

2020-12-25

扫一扫分享下载
资源网址导航
综合

图书酷 全索引 361图书馆

手机

电脑

影音

专业

游戏

体育

儿童

教育

资源分享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