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新华--伤痕.pdf
“文革”中,王晓华的妈妈被“四人帮”定为“叛徒”,她出于对组织的信赖,对这一冤案、假案信以为真,毅然与母亲划清界限,不辞而别,初中还没有毕业就上山下乡了。漫长的九年中,王晓华一直在孤独彷徨和痛苦中熬煎。尽管她采取很决绝的方式对待妈妈的来信和寄来的东西,但她的入团问题还是迟迟不能通过组织的审查。在农村生活和劳动中和她建立起亲密关系的男青年苏小林,由于王晓华的家庭成分问题而不能调动工作,一对有情人被迫中止往来。从那以后,她几乎完全变了一个人,比先前更沉默寡言,表情也近乎麻木起来,只能把自己残存的感情献给在乡村学校所教的孩子们。粉碎“四人帮”后,被严重摧残而患了重病的妈妈,经上级领导部门甄别后彻底平反了。她渴望见上女儿一面,可当王晓华赶回家探望时,妈妈已经离开了人世。妈妈临死前给女儿的信中说:“虽然孩子身上没有像我挨过那么多‘四人帮’的皮鞭,但我知道,孩子心上的伤痕也许比我还深得多。”王晓华在痛苦地回忆这些年的不幸遭遇后,默默地想:“亲爱的妈妈,女儿永远不会忘记您和我心上的伤痕是谁戳下的。”
创作缘起
1978年4月,复旦大学中文系七七级文学评论专业的学生卢新华所在的班级要出墙报,班委会要求每个人准备一份墙报稿。在此之前,卢新华在现代文学作品分析课上学习了鲁迅的小说《祝福》,许寿裳评论《祝福》时所说的“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封建礼教吃祥林嫂”,特别令他激赏。他脑海中涌起无数个受“四人帮”精神毒害的青年形象,以及被“四人帮”迫害致死的老干部形象,逐渐形成了“‘四人帮’给中国社会留下的最深的伤痕是在精神、思想、心灵上”的思想主题。在这一思想主题指导下,他当晚就开始进行创作。在写作时,他学习鲁迅塑造人物的方法,没有攫取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而是把多年来所见所闻进行概括,虚构人物和故事,完成了小说《伤痕》。
发表经过
《伤痕》出现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墙报《百花》上之后,引来全校学生观看,很多人边看边流泪。《文汇报》编辑钟锡知从复旦中文系教师孙小琪那里听说了此事,便要来手稿阅读。读完后,他意识到这篇小说从根本上质疑了“文化大革命”,以及酿成这场惨祸的“以阶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理论。虽然发表这样的小说有政治风险,钟锡知还是打算发表《伤痕》。在编辑部内部对《伤痕》也有不同看法,文艺部负责《风雷激》副刊的徐开垒明确指出小说不宜发表,而以文艺记者路远为首的一部分同志则公开支持徐锡知的决定。徐锡知又花了两个月在上海、北京的文艺界广泛、反复征求意见。在此期间,卢新华曾将《伤痕》寄给《人民文学》,但被《人民文学》退稿。就在卢新华被《人民文学》退稿后不久,在《文汇报》总编辑马达支持下,徐锡知正式约见卢新华,表示《文汇报》会冲破阻力发表他的小说。
根据编辑部的意见,卢新华对小说中可能引起“影射”嫌疑的地方进行了修改,例如小说的第一句话除夕的夜里窗外“墨一般漆黑”,改成“远的近的,红的白的,五彩缤纷的灯火在窗外时隐时现”,同时加上一句“这已经是1978年的春天了”;车上“一对回沪探亲的青年男女,一路上极兴奋地侃侃而谈”改成“极兴奋地谈着工作和学习,谈着抓纲治国一年来的形势”;小说的结尾则改成主人公“朝着灯火通明的南京路大踏步地走去”。小说修改完成后,根据马达的意见,徐锡知又把小说清样送到上海市委宣传部审查。副部长洪泽发回了书面的支持意见。于是,1978年8月11日出版的《文汇报》以一个版面的篇幅刊发了《伤痕》。
下载地址:
卢新华--伤痕.pdf:https://474b.com/file/3325717-433621634
资源链接
卢新华--伤痕.pdf: http://545c.com/file/3325717-433621634标签
发布日期
2020-03-31
擦亮日期
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