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金融 一位意见领袖眼中的金融大变革 董希淼 2016.7 【pdf mobi epub txt非扫描】
《有趣的金融:一位意见领袖眼中的金融大变革》是一部关于金融的普通读物。当前经济趋势下行空间越来越大,国家相继出来了关于经济、金融等方面的调控政策。如何看待我国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对经济等方面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本书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紧密结合时政,对财经、央行政策、金融、互联网+金融、理财等相关领域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阐述了金融不再是那么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非常丰富有趣的,人人都可以学会的事情。
同时,本书聚焦互联网时代金融的发展。在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如何推进金融改革,如何在互联网+和+互联网上面更好的推动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本书对此进行了分析、阐述和展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银行、证券、保险如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作者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
名人推荐
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作序,陈志武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张燕玲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邓庆旭新浪网副总裁、江南愤青(陈宇)聚秀资本合伙人,重磅推荐从轻松有趣的热点事件中聆听金融大变革的脚步声
媒体推荐
金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中国,19世纪后期“洋务运动”才开始引进保险以及其他现代金融市场,20世纪后期才真正发展起来,近年来快速成长。董希淼先生作为金融从业者,对当下的金融热点事件有自己的观察,并力求从现象出发探求其背后的逻辑。全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值得一读。
——陈志武,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作为中国金融业发展壮大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我深深地感到金融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形象的重要性。希淼同志在对金融进行冷静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颇多富有价值的建议,也对老百姓理财投资提出忠告,这些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金融本质,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我十分喜欢这本书,真诚地推荐关心金融的朋友们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
——张燕玲,国际商会全球理事会执行董事、中国银行原副行长
我与希淼兄相识二十来年。他长期在商业银行工作,对金融有着丰富实践和深刻理解。这本《有趣的金融》汇集了他两年多来对金融热点事件的敏锐观察和独到分析,也凝聚了他对中国金融业发展与改革的期盼。金融强国梦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梦想之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这个梦想的推动者和受益者。我乐意向关注和热爱金融的各界朋友隆重地推荐此书。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董希淼先生是近年来十分活跃的财经作家,是新浪财经评选出来的中国银行业“年度意见领袖”,也是新浪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他的这些文章,大部分曾在新浪财经专栏上发表,深受全国网友的喜爱。他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对金融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分析有深度,解读有态度。这本书不但可为金融专业人士提供参考,更值得普通读者仔细阅读。
——邓庆旭,新浪网副总裁兼财经科技事业部总经理
我与希淼兄很巧都曾在同一家大型银行工作,后来我们都离开了。我去开了茶馆,没事喝茶扯淡做投资;他沉心研究金融业,忧国忧民。如果大家仔细翻阅他这本《有趣的金融》,会发现我们不少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可能跟我们的思维习惯、职业经历有很大关系吧!真心推荐这本书,写的很幽默风趣,简单易懂。
——江南愤青(陈宇),聚秀资本合伙人、知名互联网金融评论人
作者简介
董希淼,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新浪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银行业》上市银行年报研究小组组长,新浪财经、新华网思客、今日头条等专栏作家。在全国性商业银行总行及分支行担任过多个管理职位,拥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
近年来,在《中国金融》《经济日报》《财经》等发表论文及财经评论近两百篇,先后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华尔街日报》等中外主流媒体采访三百余次。2015年7月,被授予中国银行业“年度意见领袖”称号。
目录
序细读前进中的金融大变革 /杨凯生
第一章
中国会不会硬着陆
一万亿元银行存款何处去
美国加息为什么“欲迎还羞”
人民币国际化关系你和我
亚投行开业带来福音
开发性金融也可普惠民生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关键词
浙江蚂蚁金服是蚂蚁还是大树
金融创新如何不被滥用
用金融更好地连接世界
唱空中国经济,错在哪里
第二章
经济有没有小秘密
对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的误解
阿里巴巴上市与大众创业
大数据与个人隐私
瑞士银行账户公开之后
从成品油消费税看税收法定
地方政府切勿染指房贷政策
IPO重启的谣言为何重创股市
信用卡: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格莱珉模式与青岛大虾
买了房子之后,你是房东还是租客
第三章
骗局能不能躲过去
谁来揭穿火锅店理财陷阱
你是否拿生命在刷卡
8000万元存款去哪里了
银行理财资金没那么任性
谁该为理财产品违约买单
买股票看市盈率还是“市胆率”
透视巨额存款离奇失踪
对财富的各种误解
2015年最无耻的三大理财骗局
“泛亚”最响亮的耳光打了谁
国债为什么比火车票还难买
第四章
央行要不要伸出手
货币发行不少怎么还会“钱荒”
央行定向降准的两个意外
央行为何端上“麻辣粉”
比降息更重要的是利率市场化
降息之后银行该哭还是该笑
降准为什么会“缓期执行”
霜降前夜,央行为何“双降”
刷卡手续费下降的背后
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四个问号
从假降息到真降准的逻辑
在利率市场化风口上飞扬
第五章
银行是不是很弱势
工商银行该不该挣三千亿
银行大堂经理下跪的背后
谁来定性中行“洗黑钱”
这家银行破产的谣言从何处来
下次你还任性围堵银行吗
银行真是有点弱势
银行是弱势还是弱智
银行服务该怎么收费
银行存款到底安不安全
信用卡滞纳金是不是“合法的暴利”
面对“离职潮”,银行拿什么来吸引员工
第六章
大象敢不敢跳起舞
银行业会不会从地球上消失
银行混改是一味中药
资产证券化助推轻型银行
光大银行为啥任性下调利率
又一波大额存单来袭
上市银行盈利能力的升与降
商业银行是否迎来“降薪潮”
打“老虎”不会打垮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究竟哪家强
中型商业银行路在何方
30时代银行该如何面对竞争
投贷联动终于来了
第七章
金融该不该网络化
谁将是互联网金融的主力军
读懂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
互联网保险应自省自重
中国没有“阿里银行”
为阿里巴巴的“迷途知返”点赞
保险公司网店被关停的背后
“刷脸”办信用卡之后
四问银行大数据
“全资产”和“轻资产”谁是英雄
从百信银行看直销银行的未来
“云闪付”:空中有朵雨做的云
这家欧洲小银行凭啥笑傲江湖
第八章
网络讲不讲潜规则
“余额宝”不卑鄙也不伟大
支付宝和银行谁是垄断者
第三方支付无须装可怜
谁可以决定第三方支付的未来
微信红包靠什么赢了支付宝
透视网络支付新规的内容和特点
Apple Pay是否冲击国家金融安全
P2P网贷去担保之后怎么办
三问“e租宝”
五个大招拯救P2P网贷
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四个信号
第九章
变革是不是在加速
民营银行不是你想开就能开的
谁将可能控制民营银行
对温州民商银行的三个担心
美联储加息有那么可怕吗
当银联不再是“独生子”
对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的几种误解
消费金融公司将带来什么
综合化是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选择
普惠金融的三个不等式
金融改革要循序渐进
金融监管与创新“两翼齐飞”
后记
序言
序 细读前进中的金融大变革
翻开希淼同志这本书,感到他真的还挺大胆,居然把书名定为《有趣的金融》。
金融是一个既专业又通俗的领域。它既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谈到金融,很多财经评论人士张口都能说,提笔就能写,但真要讲得明白,说得清楚,让大家都能听得懂、看得懂似乎并不容易。而要把金融写得有趣则更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情。
金融变革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如果不是对金融充满兴趣,如果没有理性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就很难形成一些有价值的分析和评论。这本书以热门的财经话题为切入点,既涉及中国经济是否会软着陆等宏观形势,也将老百姓投资理财中的种种欣喜和烦恼摆上桌面。可以说既有金融发展大格局,也有民生诉求小情怀。作者将纷繁复杂的金融事件分门别类,以作者所特有的一种轻松活泼的语言,将其“有趣”的一面解读给读者。综观作者的解读,让人着实感受到了金融的魅力,让金融的话题变得不再那么深奥玄乎,不再那么晦涩难懂。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观察和分析,尽管都是从具体的一些金融热点话题出发,但往往并不局限于话题本身,而是力求揭开这些金融事件背后的内在逻辑。这是需要积淀和磨炼的。就像乔达摩•悉达多告诫弟子一样: “就像海水渐渐倾斜,渐渐消退,没有急转的坡度,见闻思修也是这样,无法顿悟究竟真理。 ”研究学问、著书立说,同样是这样的道理。
约瑟夫•熊彼特说: “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 ”例如,这几年来,互联网金融的话题在我国可谓持续升温。但这些年来,社会各方面对互联网金融与所谓传统金融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似乎一直并没有认识得十分清楚。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商业银行之间,究竟是不是一种对立的乃至狭路相逢之后必然你死我活的关系?或是他们之间能否通过正常竞争、相互促进,通过不断摸索、不断规范,走出一条既反映技术创新、时代进步的特点,又遵循金融运行基本原则的路子,进而最终可以相互融合呢?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应该是也必然是相互融合发展的关系。对这一时代性问题,作者至少用了四个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读,“银行是不是很弱势”、“大象敢不敢跳起舞”真实地镌刻了对银行业发展现状的爱与哀愁、痛和快乐;“金融该不该网络化”、“网络讲不讲潜规则”则超越互联网金融的现实阶段,对所谓的金融变革的方向进行了理性的质疑和思考。同样,在本书其他篇章中传递出的声音,表现出的态度,也都在提醒大家对我们这个飞速变革的时代要有更多的理性和冷静。
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在人们常说的自媒体时代,资讯的传播力、影响力之大,实在是超过了我们原有的想象。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张扬个性的空间也比过去大多了,不少人都想以自己的观点、意见去影响他人甚至影响决策,这种愿望比过去强多了。应该说这都是好事。但是我认为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越要对自己所写的、所说的力求更准确,要更认真、更负责地对待自己所写所说的东西。 这既是对别人负责, 也是对自己的形象负责。 “语不惊人死不休”,那是赋诗填词时该有的浪漫情怀,但在讨论经济金融问题时,在研究这门经世济民的学问时,还是要“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要讲究意见的建设性,讲究态度的包容性,要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支持经济平稳增长,有利于促进改革深化的和谐的舆论环境。对于经济金融的研究, 我感到作者是注意坚持辩证法、 两点论的,对问题的分析是尽量避免片面性、简单化的。尤其是在希淼同志脱离具体工作部门、专心写作的那一个阶段所写的一些文章,这种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我十分希望他能坚持这样的求知精神和写作态度。
希淼同志在财经评论界,在一些理论问题包括实务操作问题的研究上很勤奋,也很有见地。平时与他交流,感受到他对金融变革始终是深切关注的。书中收集的很多篇章,我平时大多就看过。这些文章尽管还不能说是形成了什么样的理论体系,而且其中有些观点我也不尽苟同,但这本书依然能够让我们比较真实地听到经济金融在这个时代前进的脚步声。愿与像希淼同志这样的年轻朋友一同继续前行。
是为序。
杨凯生
2016年6月8日
(杨凯生先生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
后记
当一叠厚厚的书稿摆在案头的时候,我的内心既欣喜又惶恐。
作为金融从业者,看到自己这些一字一顿敲出来的文章结集成册,将与更多关心金融的朋友进行对话,心里充满期待。金融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渔猎时代,我国的先祖就使用贝壳作为货币,开始了最简单的金融交易。而在西方国家,公元前2000年左右,巴比伦寺庙便有货币保管和收取利息的放款业务。1694年,现代银行业的鼻祖英格兰银行成立。但直到现在,并非所有人对金融都能有客观公正的认识和理解。甚至连一些顶着耀眼头衔的专家,也时不时抛出不少似是而非的“高见”,混淆视听。这让人难以接受。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开始写一些文字,尝试以自己多年的从业经历为基础,发出一些自认为还算理性的声音。从2014年2月19日在新浪财经发表第一篇专栏文章来,这两年多来我相继写了近两百篇或长或短的财经评论,散见于多个主流网站的个人专栏及财经报刊。这里的99篇之所以入选,主要考虑时间、形式、风格等方面的代表性和多样性,并不敢说都是其中的精华。
展示并不总是愉快的,很多时候展示需要勇气,尤其是展示自己的不足与缺憾。因此,当看到这些少有理论支撑也不怎么入木三分的文章——呈现出来的时候,心里的确忐忑不安。作为一个埋头于实务工作的从业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已经随着少年时代远去,对金融热点事件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只是我的爱好。这些文章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工作之余写就的。最常见的场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家里的餐桌或书房,对着电脑屏幕埋头“奋笔疾书”——只是,笔不是笔,是键盘;书不是书,是字符。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文章都写得非常匆忙,大多是应景之作,从形式到内容可能比较粗糙,更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入选本书时,除了进行格式上的少许调整之外,也尽可能保持
资源链接
标签
经济学理论与读物中国金融银行经济管理经济学分支科学通俗读物金融银行与货币大话管理
发布日期
2019-02-18
擦亮日期
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