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资源网(xxURLs.com)
发布资源

引爆点 如何制造流行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2009.8 【pdf mobi epub txt非扫描】

引爆点封面.jpg

引爆点长图.jpg



《引爆点》是《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商业必读书之一,被《福布斯》评为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20本商业图书之一。

《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新版)打开了引爆流行潮的神秘世界,看看周围的世界吧,它看上去似乎雷打不动、变幻莫测、无法改变,但只要你找准位置,轻轻一触,它就可能倾斜。

《引爆点》一书的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被称为《纽约客》怪才、传奇作者,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新版)一书获得了罗永浩、秦朔、牛文文、刘洲伟、姜奇平、刘坚、胡泳、郭星、曹健 联袂推荐!

媒体推荐

无论你想制造流行还是消解流行,无论你想追逐流行还是远离流行,《引爆点》都能给你意想不到的启发。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 秦朔


这本书足以吸引广大读者。对于那些正在寻找启发灵感让他们的想法迅速传播的商业人士而言,格拉德威尔的书简直就是福音。

——《出版人周刊》


格拉德威尔是一位非常有智慧、表达能力强并且见识广博的作者。他的作品均发人深省,其中《引爆点》更是妙趣横生。

——英国《观察者》杂志

作者简介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出生于英格兰,是牙买加人的后裔。他在加拿大长大,现居纽约市。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被《快公司》誉为“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曾是《华盛顿邮报》商务科学专栏作家,目前是《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2005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品《引爆点》、《异类》、《眨眼之间》均创造了书市神话。《纽约时报》更是把格拉德威尔对社会思潮的影响称为“格拉德威尔效应”(Gladwell Effect)。


目录

中文版序 理解流行

前 言

第一章 流行三法则

无论是暇步士的时尚潮,还是流行病的传播,都是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章 个别人物法则: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

一个银匠为什么能够引爆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场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因为他是一个同时具备内行和联系员天赋的男子。


第三章 附着力因素法则:《芝麻街》、《蓝狗线索》和教育“病毒”

要想把电视节目的教育意义和广告的价值传播开来,就必须使之产生附着力。在适当情况下,总是存在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令人难以抗拒。


第四章 环境威力法则I:戈茨案和纽约犯罪潮

整治地铁涂鸦和逃票现象平息了纽约地铁里的犯罪潮,这是因为犯罪人群对环境透露的细微暗示极度敏感。我们的社会总存在这样一些不起眼的信息点,但这些点正是群体效应的引爆点。


第五章 环境威力法则II:150,一个神奇的数字

要发起大规模的流行潮,首先要发起许多小规模的流行潮。无论是畅销书的朗诵会,还是企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发起小规模流行的团队最有效的人数不得超过150人。


第六章 个案分析:流言、运动鞋和转变力量

“云中漫步”这个品牌的推广得益于兰姆西斯前卫的广告设计。他们在掀起流行潮中既做革新者又做信息传播的中间人,他们修改、渲染和吸纳年轻人文化中的前卫思想,使之为大多数人接受。


第七章 个案分析:自杀和吸烟流行潮

青少年自杀与吸烟现象的传染途径惊人地相似,只有知道了引爆这些不良现象的因素,才能找到有效对抗这两种现象的方法。


第八章 结论

要发起流行,就得把资源集中在引爆点上,换个视角看待这个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的世界。只要找对了一个点,轻轻一触,这个世界必然能够动起来。


后记 真实世界中的引爆点

致谢

序言

理解流行

1

我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大家都叫他小新。我们都曾供职于《经济观察报》,他是IT部和商业评论部的记者,而我是隔壁评论部门的记者。

作为一个集中报道跨国公司及其领袖的记者,他把很大一部分精力集中在跨国公司的产品上了。必须承认,他不愧是我们身边“谷歌”式的人物,我们从他那里获知各种产品信息,比如有趣的“谷歌地图”,比如新款的苹果电脑,比如新款的iPod。他甚至知道在哪里能以媒体价买到iPod,以及中国大陆和香港的iPod各个版本分别是多少钱。在报社的编辑部里,有10多个人和他用同样款式的多普达手机,有6个人和他用同样型号的惠普笔记本电脑——甚至其中有很多人就是托他买的。他把自己的iPod借给同事听,直到同事终于下定决心购买一款苹果硬盘随身听。每天中午,起床很晚的他总把自己的惠普笔记本电脑扛在肩上,一只手扶着它,另外一只手紧紧攥着他的多普达手机,脚步轻快地走进办公室,大声对我们喊:“Hello!”然后就开始讲最新的电影、音乐,或者跟用同一款手机的同事分享这款手机的新乐趣,包括从网上下载的每一个适用于这款手机的软件,或者是刚发现的这款手机一项新功能。这些都能构成一个长达15分钟的话题。

后来,我们又同时转到了另一家公司工作。这次我们坐到了一个办公室。真是不幸,这意味着我必须忍受他每天带来的地毯式轰炸般的信息;但是也很幸运,因为我们必须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一群新同事,而他就成了我跟新环境以及新同事沟通的桥梁。我发现,他除了在网络和技术方面是个内行之外,还是个快活的联系员和沟通能手。我的一个同事形容他为一名快乐的间谍,每次露面他都会带着微笑和最新的情报回来。由于他有这两项特长,办公室的音响设备以及处理同公司其他部门和新同事之间的事务,我们都很放心地交由他来做。他能很快弄清楚公司的各项恼人规定并熟知如何应对,以及如何安装传真机、电话、无线网络。

你我身边都有这样的人。你会认为这样的人可有可无吗?如果你这样想,并且过高估量自己的能力,认为没有这样的内行和联系员,自己也能搞定一切的话,那就错了。我想,这就是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最大误解。我曾经这样认为过,但当我不得不独自面对各种烦琐事务时,我才明白,这样的人才是我们和外部世界联系的那一根重要的电话线。

这点认识,在我校译完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著作《引爆点》之后变得更加明晰。

我对同事小新的称呼——“联系员”和“内行”——是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中所用的两个名词。这两个名词代表了两种人。格拉德威尔所介绍的其实还有另外一种人:推销员。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这三种人是我们每个人同外部世界相联系的纽带——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在我们的朋友中,大多数人可能是由联系员介绍给我们的;而内行则热衷于帮助我们处理生活上的一些琐事,比如购买笔记本电脑、DVD播放机、音响等;而推销员的天赋则在于把他认为值得推销给大家的信息推销出去。

仔细思索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东西,都跟这三类人有关。我现在打字使用的笔记本电脑是一位电脑怪才朋友推荐的,他认为这款富士通笔记本电脑物美价廉;我的杰克琼斯牌子的衬衣是时尚达人朋友推荐的,她觉得这个牌子的衣服最适合我的风格。我整天被人介绍给新朋友,而归根结底,热衷于把人介绍给其他朋友认识的,只是我朋友中的两三个人。还有,我为什么要选用招商银行的信用卡,这也是多亏了朋友中“推销员”的努力。

2

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这还只是格拉德威尔的流行理论的一部分。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流行、时尚、潮流、时髦、品位……这一系列词语(我将它们视为同义词,随时拿来替换以避免重复)所表示的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妙不可言的现象。它反复无常、难以捉摸,几乎无人能够如气象员那样准确预测它的风向,更多的人只是做事后诸葛亮般的经验总结。

比如说,人类学家曾经在非洲部落发现一个奇妙的时尚变化现象。稍早一些的时候,部落酋长的女人们的时尚观是戴着沉重的金属链子作为装饰品,高傲而缓慢地行走在烈日之下。沉重的金属链子被看作悠闲的象征,就好像古老的中国文人留长长的手指甲作为不事劳作的象征,17世纪的欧洲贵族穿的衣服上没有口袋是身后将会跟着仆人的象征一样。重金属链、长指甲和没有口袋的衣服都是风行之物,伴随着这些时尚的是人们对缓慢悠闲状态的推崇。而当欧洲工业文明入侵之后,酋长的女人们则开始喜欢坐在豪华轿车中,在烈日下急驰而过,在扬起的灰尘中,隐约看到一脸羡慕表情的女人们,她们在树荫下乘凉,无事而悠闲。豪华轿车和与之相随的速度又成为新的时尚。

必然随之而来的困惑是:谁创造了流行?流行的奥秘何在?如何才能创造流行?

这三个关于流行的问题who(何人)、why(为何)和how(如何),是关于流行的3w难题。提供解决3W难题的答案,仿佛就提供了流行风向的方向盘和流行风的加速器。无论对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如果能解答这三个问题,在商业上,商家可以轻而易举让自己的商品风靡一时;思想家、哲学家都可以让自己的作品以及其中传递的观念为大众接受,真正起到观念改变世界的作用;随笔家和出版商可以让自己的作品成为畅销书;餐馆可以让自己的口碑飙升……大到一种观念、一样发明,小到一种产品、一家新开业的饭店,无所不能及。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解答了这三个问题,也可以有的放矢遏制一些不好的风尚,比如说离婚潮、犯罪率、青少年吸烟等等。

世界的奥秘宛若近在眼前。

了解到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何格拉德威尔的著作《引爆点》能够激起如此多人的兴趣。在《引爆点》第2版原版书的前面,有长达几页对这本书的赞誉,他们有来自各种报纸杂志的媒体人,也有畅销书作家、管理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企业家等各领域知名人士。

格拉德威尔的流行理论包括三部分。第一是个别人物法则,就是我前面讲到的包括我的同事小新在内的三类人: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第二法则是附着力因素,这条法则讲的是流行事物本身所应具备的要素,它应该具备能让人过目不忘或者至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附着力,比如iPod漂亮的外形和一般随身听无法比拟的容量;第三法则是环境威力法则,意思就是发起流行的环境极端重要。注意,不是重要或者很重要,而是极端重要,甚至外部环境的一个微小变化,都能决定它流行或者不流行。格拉德威尔举的一个例子是,纽约地铁站墙壁上的涂鸦对地铁站犯罪率升高有很大责任。清洗掉涂鸦,并且对小错误(如逃票现象)严加惩处之后,地铁站的严重犯罪就开始减少;再比如,格拉德威尔所引用的一个社会心理学上的例子——150法则,其意思就是,当一个组织的规模超过150人时,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就开始存在问题,层级之间的界限也开始严格。

格拉德威尔在这本书中所要传递的一个核心思想是,能否发起或斩断流行——这要视流行的性质而定,是想卖出一件产品,还是想消灭禽流感——很多时候取决于一些微小的因素。而这些微小的因素能够影响世界。

在这本书的结尾,格拉德威尔意气风发地说,别看我们身处的世界看上去很坚固,或者说很顽固,雷打不动、火烧不化,其实只要找到那个点,轻轻一触,它就会倾斜。这个点,就是格拉德威尔所说的“引爆点”。希腊神话中,扛天的巨人是半人半神的提坦族的一员,名字叫阿特拉斯,引爆点就好像是阿特拉斯身体上的敏感部位,一触,阿特拉斯就会发笑,阿特拉斯耸耸肩,地球就会发生变化。

3

格拉德威尔在1987年开始供职于《华盛顿邮报》,他的报道领域是商业和科技。随后,他成为《华盛顿邮报》纽约分部的主编。从1996年开始,他成为《纽约客》杂志的专栏作家。2000年,他出版了这本《引爆点》.

《引爆点》也“引爆”了格拉德威尔的声名。他创造的名词“引爆点”和他的流行三法则,已经成为商业理论上的新经典。2005年,《时代》杂志将格拉德威尔列入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名单中——这个名单应该为关心世界的人所熟知,列入其中的有多位政治家、大企业领袖以及具有深刻影响力的学者和思想家。也是在这一年,他出版了他的新著《眨眼之间》(Blink)。《眨眼之间》和《引爆点》一样,出版后引起报纸杂志的疯狂追捧,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始终高居《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书的榜首,格拉德威尔标志性的爆炸头也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世界对格拉德威尔的这种欢迎并不出人意料。所有人生来都有一种>中动和好奇心,想要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纷繁的世界究竟如何运行,以及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它,我们同这个世界的关系究竟怎样?普通人的回答,很少能超出几个大脑早已做出的界定: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凯恩斯的“调控”、哈耶克的“自发生成秩序”、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

而变革者则提出理解世界的新方法:凯恩斯在对斯密进行修补;弗洛伊德另辟蹊径;毕加索挑战马蒂斯;爱因斯坦修订牛顿为大自然的“立法”;德鲁克对组织进行研究,提出“知识工人”与受雇阶层的理论。

现在看来,把格拉德威尔和那些伟大的名字列在一起似乎有些不合适。但在本质上,格拉德威尔和他们是一类人,都属于有新意的变革者。对一位有新意的变革者来说,重要的是提出理解世界的新方法,甚至能够因此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这个角度看,他的专业背景反倒显得无所谓。格拉德威尔的两本书都是各种学科的结合体,包括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各门学科的理论。

正如以赛亚·伯林所说,值得尊敬的知识人是提供理解世界钥匙的人。格拉德威尔的流行理论,就是一把新钥匙,一把理解世界的新钥匙。

这把钥匙颇有万能的意味在其中。在当下,对格拉德威尔的理论做出最热烈反应的是企业界和商界。因为在企业界和商界,格拉德威尔的理论对商业决策很有帮助,这种帮助有时甚至非常直接。而他在书中所引用的例子,很多也是商业案例。但是,格拉德威尔的流行理论并不仅仅局限于商业管理上,它提供了一种理解世界的普适方法。而这种方法,举个简单的例子,可以拿来看待“超级女声”效应,芙蓉姐姐在网络上走红的现象,还能够解释曾经非常流行的对食物中毒的恐慌。它让我们认识身边的“小新”,发现什么是“地铁站的涂鸦”,什么是流行事物的“附着力”。

不相信?你可以读完这本书,然后用它的理论来分析身边的流行事物,比如iPod为何卖得这样好,为什么每个人都在读一本同样的畅销书等。你会发现,关于这个世界的新的一扇门打开了。

后记

《引爆点》一书,诞生于我在为《纽约客》做自由撰稿人时写的一篇文章。那时《纽约客》的主编是蒂娜·布朗,让我惊喜万分的是,她聘用了我。感谢蒂娜。她和后来接任其位置的戴维·雷姆尼克很慷慨地给了我大量时间,让我得以暂时脱离杂志工作,潜心创作这部作品。还有,泰瑞·马丁给这本书最初的草稿提供了宝贵的意见,我们俩的家乡都在埃尔迈拉,马丁从十年级生物课开始便一直带给我很多知识性的启发,现在他已进入了哈佛大学。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抚育的假定》一书的作者朱迪·哈里斯,感谢她对此书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是她改变了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还有,我一直以来最喜欢的作者是乔依丝·格拉德威尔,她正是我的母亲。此外,感谢朱迪丝·舒利瓦茨、罗伯特·尼德曼、佐伊·罗森菲尔德、雅各布·韦斯伯格以及狄波拉·尼德曼抽空阅读了我的手稿并分享了他们的看法。感谢迪·迪·戈登(和塞其)还有莎莉·霍乔在我那漫长的创作期间慷慨地借出房子让我静心创作,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回报这份恩情。对于我的出版商小布朗公司,我很高兴能与一支才华横溢、专注投入、无比出色的专家团队合作,他们分别是凯蒂·朗、贝蒂·鲍尔、莱恩·哈贝奇、莎拉·克莱顿,还有居功至伟的编辑比尔·菲利普斯。比尔把此书翻阅了许多遍,他也许都能背出来了,而每读一次,他的学识与智慧都会为这本书添砖加瓦。谢谢。最后,我还要向两个人致以我最深的谢意。第一位是我的经理人兼好朋友蒂娜·本尼特,是她设计了这个项目并全程跟进。她保护我,指引我,帮助我,以及在这一路上不断地启发我;第二位是在《纽约客》担任我的图书编辑的亨利·芬德,他的付出无与伦比。对于他,我的谢意已无法用言语表达。我再一次,衷心感谢所有人。

文摘

第七章 个案分析:自杀和吸烟流行潮

青少年自杀与吸烟现象的传染途径惊人地相似,只有找到了引爆这些不良现象的因素,才能找到有效对抗这两种现象的方法。


群岛上的自杀流行潮

不久之前,在南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17岁的男孩西玛与他的父亲吵起了架,当时他正与家人待在祖父家中。这天,西玛苛刻而多事的父亲一大清早就把他从床上叫起来,让他去找一把用来收割面包果的竹制小刀。西玛在村子里徒劳无功地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找到,只好两手空空地回到祖父家中。西玛的父亲于是勃然大怒,他一边挥舞着一把大砍刀,一边责怪西玛让全家人饿肚子。他还对西玛吼道:“滚出去,到别处去养活你自己吧!”

于是,西玛离开了祖父家,向自己家所在的村子走去。路上,西玛遇见了他14岁的弟弟,他向弟弟借了一支笔。两小时后,西玛的弟弟因为对西玛的去向感到好奇,便开始四处寻找西玛。弟弟回到无人的家中,从窗户向里窥探。在阴暗的房间中央,西玛一动不动地吊在绳索上—他已经自杀身亡了。他在遗书中写道:

现在我的生命马上就要结束了。今天对我来说,是悲哀的一天,也是饱受折磨的一天。但今天对爸爸来说,是应该庆贺的一天。今天,爸爸把我赶了出来。谢谢你给了我如此少的爱,西玛。

我要向妈妈说再见。妈妈,您将再不会因为您的儿子而感到沮丧或烦恼了。我很爱您,西玛。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自杀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是极为罕见的事情。但不知什么原因,自杀事件开始戏剧性地激增。每一年,自杀事件的发生率都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的自杀率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在美国15岁至24岁的年青男性中,每10万人中有22人死于自杀;而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其比率高达—每10万人中有160人,这一数字是美国的7倍多。这样的比率意味着自杀在此地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哪怕是最琐碎的事也能引发自杀,如西玛就是因为父亲对他大吼大叫而轻生的。

在密克罗尼西亚岛自杀现象蔓延的情况下,这种事并非特例,群岛上的青少年会因为发现自己的女朋友移情别恋而自杀,或是因为父母不多给他们几元钱买啤酒喝而自杀。一名19岁的少年上吊自杀只是因为他的父母没有为他买一件毕业礼服,一名17岁的少年只因为他的哥哥责怪他弄出太多的噪音而上吊自杀。在西方文化中,自杀被看作是罕见的、任意而为的且深度病态的行为。但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这样的行为却以它独特的规则和标志,成了岛上少年青春期的一种仪式。

事实上,群岛上的所有自杀事件,从本质上看都是西玛故事的不同翻版。自杀身亡者几乎都是接近20岁、未婚、住在家中的男性青少年。引发自杀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与家庭生活有关,即与家长或是女朋友起了纠纷。在这些自杀案例中,有3/4的自杀者以前从未试过或威胁过要自杀。自杀留言往往表达了一种自尊心和自我怜悯心理的受损,以及对遭受误解的抗议,而不是表达一种抑郁的情绪。按惯例,自杀举动会发生在周末的夜晚,在自杀者与几个朋友喝过一轮酒之后。大多数案例中,自杀者往往按相同的步骤行事,他们似乎有一套严格且不成文的礼仪来恰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者一般能找到一个僻静的地点或一间空房子。自杀者把带去的绳子做成绳索,但并不是按西方传统的上吊方法那样把自己悬吊在半空中,而是将绳索系在低处的树枝上,窗户上,或是门把上,然后将身体向前倾,这样身体的重量就使绳索紧紧地勒住脖子,导致血液无法流向大脑,直至其意识逐渐涣散,最后死于因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大脑缺氧。

人类学家唐纳德·鲁宾斯坦(Donald Rubinstein)在其著述中写道,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这种自杀模式已深深扎根于当地文化之中。随着自杀人数的上升,自杀的念头逐渐传播,甚至在更年幼的男孩中散布开来,而且还改变了自杀这一行为本身的意味:使自杀从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变成了一件某种程度上可以接受的事情。鲁宾斯坦在自己一系列才华横溢的论文中,呈现了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的自杀流行现象。他论述道:

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某些社区中,自杀观念广为传播:它出现在当地原创的流行歌曲中,出现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电台的广播中,出现在T恤衫图案和高校围墙的涂鸦中。据一些曾尝试自杀的男孩们说,他们第一次看到或听到自杀事件是在他们8岁至10岁的时候,而他们尝试自杀的想法往往来自模仿或试验性的闹剧。例如,一名11岁的男孩曾把自己吊在屋里,他被人发现时已失去了知觉,舌头都伸了出来。事后,他解释说自己只是想“试”一下上吊。他说他并不想死,尽管他知道他在拿自己的生命冒险。

近来,特鲁克电台报道了几起类似的模仿自杀事件,而模仿自杀的男孩只有5岁至6岁。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最近发生的几起青少年自杀身亡案例,明显是此类“试验”的后果。由于自杀在这些社会团体中发生得如此频繁,以至于自杀这一行为本身对青年人来说,即使不是一件有吸引力的事,也是一件已经较为熟悉的事,而这一行为的致命性却显得微不足道。特别是对一些更年幼的男孩来说,自杀行为似乎包含着一种试验性的甚至几乎是娱乐性的因素在内。

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些字句让人不寒而栗。自杀本不应被看得如此微不足道,但真正令人感到恐怖的地方是自杀竟变得如此平常。现在我们面临着一场自我毁灭的流行潮,青年人的试验、模仿与反叛的精神导致了它的蔓延;现在我们也在进行着一场失去理性的运动,而不知什么原因,它已成为青少年表达自我的一个重要方式。不可思议的是,密克罗尼西亚群岛青少年的自杀流行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青少年吸烟泛滥的现象有相似之处。

放弃与香烟对抗

青少年吸烟是当代社会中严重而令人困惑的现象之一,没有人真正知道应怎样对付这一现象,甚至不能说清这一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禁烟运动的主要思想是:烟草公司对青少年撒了谎,通过把吸烟表现得比实际情况更诱人、更无害,来引诱青少年吸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重新规范了香烟广告,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因此烟草公司现在撒谎就难得多了。我们还提高了香烟价格,并推行了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法律,希望通过这样能使青少年不易买


资源链接
标签

心理学通俗读物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科学人文社科心理学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在线试读

发布日期

2019-02-20

擦亮日期

2019-02-20

扫一扫分享下载
资源网址导航
综合

全索引 361图书馆 图书酷

手机

电脑

影音

专业

游戏

体育

儿童

教育

资源分享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