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资源网(xxURLs.com)
发布资源

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 李笑来 2016.4 【pdf mobi epub txt非扫描】

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封面.jpg

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长图.jpg



《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

畅销书作家、原新东方名师、天使投资人李笑来的YC创业课成长笔记。

美国 创业孵化营YC和世界第二名校斯坦福大学联手打造的“年轻人如何创业”课程,邀请一流创业者和投资人讲授互联网趋势下团队、销售、市场、融资等方面的创业关键。《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是李笑来对该课程的感悟和再解读,其中包含如下一流创业大咖的思想精华:

保罗?格雷厄姆—硅谷创业教父;山姆?奥特曼—YC董事长;

彼得?泰尔—PayPal联合创始人,《从0到1》作者;

罗恩•康韦—谷歌投资人;阿尔弗雷德•林—AirBNB创始人;

本•希伯尔曼—Pinterest联合创始人;约翰•克里森—Stripe联合创始人;

本?霍洛维茨—《创业维艰》作者;艾伦•列维—Box联合创始人;

里德?霍夫曼—LinkedIn联合创始人;凯斯?拉波斯—Square前CEO

侯赛因?拉赫曼—Jawbone联合创始人

……

给你十万,你怎么做到十亿?天使投资人写给有梦想的创业者。风投领域的命题人,原原本本地把试卷答案提前告诉你。这你还拿不到风投?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李笑来结合中国创业环境和自身感悟,解码互联网趋势下“十亿美金公司”的创业秘密和最新创业理念。

媒体推荐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中国青年网

2015年10月,企业家代表团跟随习近平主席出访英国。其中,北京市环亚青年交流发展基金会以加强青年国际交流及促进青年成长发展为宗旨,组织开展青年的国际交流项目,联合亚太地区的商界精英,为青年搭建就业创业的支持平台。——人民网

面对中国创新创业大潮,以及中英双方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巨大合作潜力,广大留学人员将大有可为。——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谭铁牛

作者简介

李笑来:

学过财会,做过销售,不小心成为新东方托福名师。

KnewOne联合创始人之一,艾德睿智国际教育咨询合伙人,天使投资人,畅销书作家,知名博主,时间管理、出国考试培训专家,江湖传说中国持有最多比特币的玩家。

非专家、非专业、非全才。走得越远觉得自己懂得越少。

著有:《把时间当作朋友》、《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TOEFL高分作文》等。

目录

从点子到公司

——创业始于创见 001

1 能做出完整作品 003

2 创见比创业本身更重要 005

3 怎样才能拥有真正的创见 008

4 先从解决自己的需求/ 问题开始 011

5 不切实际的创业幻想 014

6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 017

7 是否应该相信直觉 021

8 一个70% 的人会犯的逻辑错误 025

9 如何真正理解他人的建议 027

10 不是所有的鸟都要飞 030

传教士和雇佣兵

——创业团队十条军规 035

1 为何要谨慎选择合伙人 037

2 优秀的人需要怎样的激励 040

3 你为什么迟迟不辞退不合适的人 043

4 任何事都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045

5 传教士与雇佣兵 048

6 自尊心太强是进步的障碍 051

7 像天使投资人一样寻找雇员 055

8 大多创业团队需要转型 059

9 解决莫名其妙的问题的方法 062

10 如何正确地开除一个员工 065

戳中痛点

——做一个有灵魂的产品 069

1 精通你的用户 071

2 如何知道自己的产品不够好 076

3 做一个有灵魂的产品 079

4 不信不如不知 082

5 谁需要营销 085

6 做一个有知觉的产品 088

7 穿过表象看本质 090

8 销售必须亲自来 093

你适合创业吗?

——创始人的创业基因 099

1 创始人的世界 101

2 能精妙类比的人更聪明 103

3 创始人可以不懂技术吗 106

4 聪明投资人为什么显得那么笨 109

5 投资人其实是弱势群体 112

6 切合实际地不断思考未来 115

7 钱是最不重要的资源 118

8 怎样特立独行才好 121

9 明天会发生什么 123

因为简单,所以困难

——执行为什么那么难 127

1 理性之非理性 129

2 像编辑一样运营 131

3 那些略微没那么简单的事 135

4 所谓“痛点” 138

5 专家的价值 141

6 举一反三是聪明人的能力 144

7 写下来是好习惯 146

8 如何避免被情绪左右 149

与趋势共舞

——创业公司的成局与败局 153

1 复杂的模式思考常常难以表达清楚 155

2 去做跨界门槛足够高的事情 157

3 精益创业可信吗 159

4 与趋势共同成长 162

5 创业,地理位置很重要 165

6 讲项目,只用一句话就够吗 169

7 回头不是岸 173

8 如何避免出师未捷身先死 176

9 可怕的归因错误 178

10 把自己当作创业公司 180

资本的喜好

——天使投资人最在意的那些事 183

1 从闲聊开始吧 185

2 多少个鸡蛋放到多少个篮子里 188

3 早期项目中什么最重要 190

4 选择赛道是谁的事儿 192

5 领投与跟投的机制靠谱吗 196

6 早期项目股权投资最大的风险 199

7 早期项目投资最难的部分 201

8 投资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204

9 如何成为受欢迎的投资人 207

10 “不熟不投”对不对 210

11 自己的钱和别人的钱有什么不一样 213

12 最扯和最不扯的是什么 219

学习学习再学习

——最好的投资方式是学习 223

1 公平永远是奢侈品 225

2 谁说路人甲就不能有梦想了 230

3 如何优雅地对待非议 237

4 别逗了,高风险就高收益吗 241

5 投资创新和未来 246

6 识己,更要识人 252

7 既诺必达 256

8 健康的幻觉与投资的杀手 259

9 如何免交“无知税” 262

10 投资如游戏,比谁的装备更牛 265

11 不做功课就是要吃亏的 269

12 如果投资世界里也有导航 271

让所有人都听你的

——会沟通就成功了一半 273

1 一开始就做对 275

2 会沟通就成功了一半 284

3 只有了解听众,才能征服听众 296

4 说服即是博弈 304

5 学会讲之前先学会听 316

6 废话的意义 325

7 没有耐心,一切都不可能发生 329

序言

前言一: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警告:前方鸡汤浓重,不喜勿近。

你要知道,谁的人生都一样,到最后,无论如何都是后果自负。

其实,这里记录的更多是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也是我和我的伙伴们一起成长的过程。

写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YCA创业课程:《如何开始创业》(How To Start A Starup),课程的主办方是Y-Combinator和斯坦福大学,在场的听众主要是是斯坦福的本科生。

2015 年春节,我抽出时间开始看这套课程,有收获当然不必说,实际上更多的是震撼和感动。震撼的是,看到那么多比我年轻许多的人早已做到如此那般的成就;感动的是,这些聪明、勤奋且又实干的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有半点故弄玄虚。

而让我颇为惭愧的是,几个月前,我就听说了这一课程,虽然知道课程很棒,但却有一点多多少少的自以为是,并没有立刻就看的热情,所以课程拖了很久,才开始去看、去思考。惭愧之余,我开始向身边的人推荐这个课程,尤其向那些年轻人,甚至还在校园里的小朋友们吐血推荐。在我眼里,只要具备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的人都是“成年人”——

有很多人,虚长了那么多的岁数,却全无学习能力,这样的人常常比小朋友还幼稚。

我开始陆陆续续地在各种即时通讯工具上建群,参与讨论。在理解他人的收获过程中又一次体会到各种震撼和感动——这是时代进步的红利,下一代人就是比上一代人更聪明,有更多的机会去施展才华,有更多的可能获得更大的回报。

所以,本书的中心话题是:创业。

我之前陆陆续续写过《学习学习再学习》,但有那么几次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因为觉得其实读者不会把那些老生常谈且显而易见的道理当回事儿——正如他们之前就没把那些道理当回事儿一样。

这次稍微有些不同,因为创业于我来讲,也是必须反复学习、从头再来的事情。所以,这一次不是写书和讲课,而是自己以及自己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的历程。

有这样一组统计数字:

在视频平台ClipMine 上,2015 年3 月18 日,这套课程中第一课的数字是这样的:

·· 324K views|2.4K likes

而第二十课的数字是这样的:

·· 19.1K views|113 likes

也就是说,仅有不到百分之六的人看完所有课程——要是用最终第二十课点赞的人数作为分子,用最初看第一课的人数作为分母,得出来的比例是万分之三。

想起来我过去讲课时常说的话,每期班第一课我都会说:

我看到你们目光炯炯,我知道你们刚刚决心重新做人……

我倒是想知道你们能坚持多久?

人和人起步的时间、地点、空间其实都各不相同,最终每个人能爬到的高度其实也各不相同。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爬上梯子的最顶端,对有些人来说,爬过一两格之后梯子可能就断了……


前言二:给那些胸怀大志的朋友们的建议

不要把YC的内容当作“技校课程”,它是货真价实的“教育课程”。这一点对我们中国观众来说,尤其值得提醒。

实话实说,中国的学校里几乎没有教育,只有培训。被各种披着教育外衣的培训熏陶多年之后,很多人学习时的想法常常是:“少废话,我不想知道那么多,你就告诉我怎么做吧!”

创业也好,成长也罢,不可能像学习“如何使用×××软件”那样,只要遵循几个步骤,一二三四五六,全部操作正确完成之后就肯定“搞定”!同样,它也不可能有什么太

多的“绝对正确的原则”:只要这么做,就肯定没错!

课程里的许多“原则”也好,“结论”也罢,应用的时候,要看实际情况。绝对不是直接拿来就可以直接保证正确结果的,没有任何东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

事实上,整个课程系列中,有不少乍看起来矛盾的地方:比如,有人告诫你说“事先要想好”,另外一个人告诉你说“我们成功前转型了12 次”;再比如,有人告诉你说,“创业时远程协作太不靠谱了”,另外一个人不经意之间告诉你“我们是如何高效远程协作的”……

YC 创业课的主讲人之一山姆·奥特曼有篇博客文章,叫:《给那些胸怀大志的19 岁朋友们的建议》(《Advice for ambitious 19 yearolds》)。这篇文章有相同的观点:别动不动就把什么东西当作放之四海皆准的教条。

在我看来,世上最难学会的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这一点,书中会有很多好玩的例子——这个课程里的内容,都可能对,但我们必须在特定的情况下做出特定的判断和决定。

其实,人生最难的问题可能就是:看情况而定。

后记

这点东西万一对谁有用呢

我对天发誓,这本书里提到过的每一个错误我自己都犯过。

很多的时候,提前知道道理并不妨碍在关键的时候出错,也不妨碍下次不小心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把过往的经历整理出来放在这里,无非是想着:万一对谁有用呢?

我自觉不笨,却常常觉得昨天的自己很傻很傻。

这是真实的感觉,甚至我一度因此深深自卑。

后来花了很长时间说服自己:也许是因为你进步太快呢?

当然,自己也知道,这只是一种安慰。进步虽然每天都有,但确实每天都觉得自己进步得太慢一一因为世界发展太快,时代的红利总是让更多更年轻的人步伐更快更紧。

所以,如若这些经历、建议对他人有用,终归是好事。

文摘

创见比创业本身更重要

山姆·奥特曼A 提到了伟大的创业公司的几个要素:

·创见(Great Idea)

·产品(Great Product)

·团队(Great Team)

·执行(Great Execution)

先聊聊这个“Idea”。关于这里提到的“Idea”,我比较喜欢的翻译是“创见”——不仅仅是“点子”“主意”,甚至,我觉得连译为“创意”都不尽如人意。

写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YC 创业课》, 课程的主办方是Y-Combinator 和斯坦福大学,在场的听众主要是是斯坦福的本科生。YC 现在是硅谷最著名的,当然也是全球最著名的加速器(也可称作孵化器、加速器、创投等等,不一而足)。YC 这种的投资者,一直在寻找的是那种最终要么卖给巨头,要么上市的“十亿美元公司”。

所以,在这个语境中所提到的“创业”,不是随随便便搞个公司、或者开个饭馆就叫创业了的——那些顶多算作“营生”。他们所关注的、讨论的、研究的、学习的,是那种“最终真真切切地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从零到一”的伟大公司。如果不注意这个语境,那么后面的很多内容,其实都可能会让听众疑惑,甚至误解。

在这个大语境之下,随便拿出一个抖机灵的主意、点子,真谈不上是什么创见。搞搞所谓的“微创新”,虽然那可能是“从1 到100万”,虽然甚至可能赚到更多的钞票,却全然无法与“创见”相提并论。其实所谓的“山寨”以及为了美化自己而杜撰出来的概念“微创新”,并不见得是只有中国人才会玩的。德国有一家桑威尔兄弟(Samwer brothers),臭名昭著地连环山寨,也赚了大钱,用这些赚来的钱做了基金,投资了不少著名的公司,又赚翻了……

我曾很认真地问过自己:要不是我自己运气好到竟然早已经财务自由,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样荒谬的世界;如果我依然在为生计奔波,我是否真的还有底气瞧不起这些呢?

说不定会很羡慕的吧?

一个伟大的创见,最好能够“用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但要做出这样的产品,真的不是随便说说就行的。

前前后后需要考虑的东西就很多:

这是否是真实的需求?(或者说:是否是真真切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真的很擅长杜撰伪问题。)

市场是否足够大?(或者换个说法,跑道是否足够长?)

市场成长是否足够快?(一个“快”字可能会顺带解决很多很多问题。)

如果真的因为这个创见创业了,那么,公司成长的策略是什么?

公司如何进行必要的防御?策略又是什么?

当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回答,并且需要得到满意答复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的“点子”其实不过是垃圾——根本无法满足我们的追求。


传教士与雇佣兵

AirBNB 的投资人阿尔弗雷德·林A 提到公司遭遇山寨,甚至被山寨公司所威胁的时候,说:“我觉得我们是传教士和雇佣兵。”

关于山寨模式是否也可以成功是另外一回事儿了。虽然我们大多数人讨厌山寨、鄙视山寨,但这好像并不妨碍山寨好像也是个可被验证的、可成功的商业模式。这一点中国人好像见识更广。

从另外一个角度,创业的时候,合伙人也好,第一批雇员也罢,最好都是传教士而不是雇佣兵。

真正优秀的传教士和真正专业的雇佣兵都是那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人,但他们有区别:

前者最大目标是实现理想、传递信念;后者的唯 一目标是为了金钱而必须完成任务。

如果合伙人或第一批雇员都像传教士,那团队就伟大了——因为他们有信仰,他们执着,他们简朴、他们不屈不挠……

这太难做到了,因为这样的前提是,那个创见伟大到有着宗教般的力量。

更多的时候,创业者最终会发现自己身边没有传教士,只有雇佣兵——而且全是那种一点都不专业,一点都不敬业的雇佣兵:

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待遇,他们只关注自己的风险,他们永远都在等待命令,他们铺张浪费且振振有词……

最令创始人伤心的是,这些雇佣兵同时又很擅长把自己伪装成传教士,总是信誓旦旦,时时刻刻目光炯炯、说话向来掷地有声……

创始人总是误以为给对方一些股份可以“拴住他们”,可惜在雇佣兵眼里,只有“现值”,没有“期值”,除非能当场卖出去还钱,否则股份算个屁。

雇佣兵很难管理、很难沟通。最职业的雇佣兵确实是不用管理的,他们只要“极高的报酬”——通常是十倍以上而不是两三倍。即便如此,他们也需要至少两样东西:

·明确的目标,虽然实现过程不用你管。

·雇主兑现承诺,否则杀无赦。

创始人的难处在于:

1.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需要不断调整(至少微调)团队的目标,这却是职业雇佣兵最讨厌的。

2.别说难于兑现承诺了,哪怕拿出两倍的报酬都是不太可能的……

于是,如果创始人不刻意寻找、培养传教士的话,那么他招来的一定是“初级雇佣兵”或者“伪雇佣兵”——这种人充当合伙人或者第一批员工对创业公司或团队来说几乎注定是灭顶之灾。

于是,如何找到有最专业雇佣兵那样技能水平的传教士,就成了最大难题,谁能解决它,谁就成功了至少一半。

那些小心的投资人常常有这样的判断:

·刚认识几天就在一起合伙的,成功、持久的概率很低。

·不肯拿低于平均水准工资的合伙人,更可能像雇佣兵而不是传教士。

·创始人股份比例越低,越说明创始人对其他合伙人的依赖程度越高,失败的风险越高。

·第一批职员的工资越高,很可能说明团队凝聚力越差。

·没有统一价值观的团队,其实更像是个团伙。

当然,投资人为了避免得罪人,常常并不把这些事实都说出来。因为即便有时候坦诚相见,被投资对象也可能并不领情——

事实上,谁都不喜欢被判断,谁都希望自己也好、自己的创见也好、团队也罢,能在瞬间被认同。


资源链接
标签

经营管理理论世界各国企业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人文社科思维科学哲学经济管理

发布日期

2019-02-20

擦亮日期

2019-02-20

扫一扫分享下载
资源网址导航
综合

全索引 361图书馆 图书酷

手机

电脑

影音

专业

游戏

体育

儿童

教育

资源分享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