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前5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 三公子 2015.9 【pdf mobi epub txt非扫描】。
《工作前5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是豆瓣网站很受欢迎的理财类栏目文章作者三公子的首本书,其在豆瓣上关于理财方面的个人文章、经验收到了近10万个好评,其粉丝也超过5万,很多用户纷纷发豆油问她有关各种理财的问题,甚至还有好几位人直接要把账户告诉她,让她帮忙理财。本书作者在理财的5年中,从0开始到资产破百万,可能对于有很多资本的人来说,这个成就并不耀眼,但对于一个刚毕业5年的上班族来说,可能算是很了不起的成绩。相信仔细看完本书的你,一定会有非常不错的收获。
作者简介
三公子,随手记理财社区入住大V,单篇文章阅读量200万+。
白白肉肉脸圆圆的天秤女,从未想励志,却不经意励志了一些朋友,从未想发财,却不经意积攒下一笔小小的财富。
2009年初入职场,生活的真实让自己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随即开始拿自己的生活作为试验田,看看认真对待金钱,会收获哪些不一样的果实。
原本一年约期的试验,渐渐变成了五年的承诺,原本小试牛刀的好奇,变成了雄心勃勃的规划。生活,就这么在“尝试”中变得有趣起来。
一直信奉一点:尊严的生活,需要独立的经济来护佑;自由的选择,需要独立的经济来保障。
目录
第一部分我的理财手札(2009~2014年)
第1章理财意识觉醒(2009年)
1.1毕业那年,面临选择的十字路口
1.1.1没有金钱就没有说“不”的权利
1.1.2被金钱捆绑的生活
1.2行动从当下开始
1.2.1谁说“渴望”这东西就一定要“高尚”
1.2.2房租告诉我的道理
1.2.3立即行动永远都不迟
1.2.4第一个“理财五年计划”——5年30万元
第2章存钱大作战1.0时代(2010年)
2.1炒老板鱿鱼计划(人生第一个10万元存款)
2.1.1晓晓的“炒老板鱿鱼存钱计划”
2.1.2我人生的第一个10万元计划
2.2让存钱动起来
2.2.1先消费后储蓄VS先储蓄后消费
2.2.2我的方式:先从工资的50%开始
2.2.3其他朋友的方式
2.2.4网络上常见的方式
2.2.5网络上流传的其他存钱方式
2.2.6关于一些存钱质疑的回应
2.3将消费支出控制起来
2.3.1整理消费清单
2.3.2进入记账的生活
2.4记账带来的改变
2.4.1消费方式正在悄然改变着我的生活
2.4.2如何用应急资金购买大额物件
2.4.3如何使用偶尔发放的奖金津贴
2.5“理财五年计划”第一年度进展说明
2.5.12010年12月资产总结
2.5.22011年收支预算
2.5.3关于2010年“存钱大作战1.0”的反思
第3章存钱大作战2.0时代:盲目投资的教训(2011年)
3.1省钱大作战
3.1.1消费新模式——合理团购
3.1.2进入记账2.0时代
3.1.3我人生的第一个10万元实现啦
3.2人生第一笔投资
3.3纸黄金的4个教训
3.3.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3.3.2一笔好买卖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3.3.3缺乏理性控制的欲望很可怕
3.3.4孤注一掷的结果很可能是血本无归
3.4“理财五年计划”第二年度进展说明
3.4.12011年资产总结
3.4.2关于2011年“存钱大作战2.0”的反思
第四章投资正式入门:基金应该这么买(2012年)
4.1进军基金
4.1.1恐怖的通货膨胀可怕得让人不能不防
4.1.2老爸的前车之鉴
4.1.3买基金前要解决几个基本问题
4.2买基金实操:我的基金是这么买的
4.2.1先给自己定好基金购买规矩
4.2.2购买基金方法
4.32012年新基民体验带来的反思
4.3.1金钱损失迫害妄想症
4.3.2情绪波动非正常化
4.3.3存钱压力的缓解
4.4基金购买需要了解的前十件事情
4.5“理财五年计划”第三年度进展说明
4.5.12012年资产总结
4.5.22013年消费预算
4.5.3附我的热门长帖《工作三年理下30万元》
第五章投资进阶:股市是财富增值的放大器(2013年)
5.1正式进军股市
5.1.1股市投资总金额是多少
5.1.2第一只股票选择哪家公司
5.22013年新股民体验带来的反思
5.2.1渐进的理财理念
5.2.2消费观念在悄然改变
5.2.3现金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5.2.4股市让我重新去了解生活
5.2.5股市不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唯 一地方
5.2.6投资新名词接触了很多
5.2.7那些影响到我的人
5.2.8下一年愿望
5.3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理财规划
5.3.1财富准备阶段
5.3.2财富质变阶段
5.3.3工作自由阶段
5.3.4财富自由阶段
5.4我的投资理财书单
5.4.1投资入门类书籍
5.4.2社科篇
5.4.3基金类
5.4.4股票投资理论篇
5.4.5技能篇
5.4.6彼得·德鲁克的所有书籍
5.5“理财五年计划”第四年度进展说明
5.5.12013年资产年度总结
5.5.22013年感悟
第六章投资反思:值得认真总结的新起点(2014年)
6.12014年理财之旅的重新规划
6.1.1存款意义的重新理解
6.1.2基金和股票市场的调整
6.1.3流动资产突破50万元大关
6.2真的有财务自由吗
6.2.1做个有钱人
6.2.2人的欲望永远无穷大
6.2.3财务自由的重点是“自由”而不是“财务”
6.3附:我的热门长帖2《工作五年理下50万元》
6.3.1理财初始阶段:存钱&记账
6.3.2理财二级阶段——基金涉水
6.3.3理财三级阶段——股票
6.3.4现在,我应该做些什么
第二部分未来该怎么走
第七章搭建属于自己的理财体系
7.11000万元理财目标的实现轨迹
7.1.1先了解自己当前的财务状况
7.1.2实现梦想的选择和要求
7.2神奇的复利
7.2.1复利的馈赠
7.2.2复利的杀气
7.2.3时间是复利的朋友
7.3搭建自己理财体系的具体方法
第八章豆邮精选案例:你必须要拥有的理财技能
案例一:“低收入人群”的自我救赎之路——三位好朋友的困扰
案例二:“月光族”的梦魇人生——小P的故事
案例三:CC小姐的空想存钱计划
第九章后记:理财,让梦想照进现实
附录2010—2014收支总结图表
2010年资产总结:
2011年资产总结:
2012年资产总结:
2013年资产总结:
2014年资产总结:
序言
去年收到编辑出书的邀约,想让我把这些年的理财心得做个整理,跟学习理财的朋友一起分享。其实,收到邀约时,我心里有点打鼓。在我的理解范畴中,理财是一个big(逼格)比较高的领域,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进行各种规划,而且还不能像炒股一样在短时间内就出效果。
我能行吗?
但编辑跟我说,理财分为很多阶段,你现在接触并所做的就是职场小白们正在或即将经历的:工作刚刚起步,对理财有很大需求但操作还比较陌生,而你做的事情就是告诉他们最简单最基础的理财方式,让他们摆脱月光,能够尽快积攒下第一桶金,去追求新的职场梦想。编辑的初衷也是我开始着手整理这5 年理财经历的理由,我在豆瓣上写文章从不敢认为自己是这方面的专家,因为我也曾经是一个标准的职场小白,而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进入职场之前,我对于理财的概念就是“钱不是攒出来而是赚出来的”,可当我第一次拿工资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在我所在的三线城市里,我不需要承担房租,没有大件消费,每月四五千元的工资在当地也属于相当不错的收入,但我依然是一个“快乐”的月光族。从那时起我就意识到:工资拿得再高,只要控制不住花钱的手,依然是月光女神;工资拿得不高,只要能够努力攒钱,依然可以留存一大笔钱。理财的第一阶段是存钱,而不是让自己的工资一飞冲天(很多职场小白没有这样的实力)。在当下并非满意的收入情况下,努力积攒下人生第一桶金,在选择未来的道路时才有足够的发言权。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作为职场小白的我开始摸索自己的理财之路,这样就有了2010~2011 年的存钱大作战。我努力压缩生活中的不必要开支,平均每月强制自己存下50%的工资,加上加班津贴、年终奖金和父母的压岁钱,用“存钱+记账+合理预算”的组合拥有了人生的第一个10 万元,攒下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理财的第二个阶段是“善用第一桶金”。让钱为自己工作,这样自己就可以从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钱生钱”里面的风险也很大,金融市场的复杂无情,让我这个小白在试水的时候常常心慌。我有蹭父辈光环而小赚一笔的好运,也有在纸黄金中盲目投资的劫难……
在收获和失去之间,我明白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自己既然不是一个“爱冒险”的投机客,那么就应对理财这件大事持有谨慎敬畏的心。2012 年的试水基金和2013 年的股票投资,都算是我进入理财第二阶段的学习和尝试,这条道路并没有因为两三年时光的过去而画上句号,而是越来越像一个逗号。
我一直在路上跌跌撞撞的走着,经历了2012年年底蓝筹股的疯涨,2013年年中的钱荒,大盘跌破1 900 点的恐慌,2014 年前三个季度蓝筹股的一潭死水和第四季度的波澜壮阔,也经历了2015 年的牛市和股灾,让人匪夷所思的小盘股急速攀爬又急速下坠,千股跌停又千股涨停。金融市场是一个有效但无法预测的市场,也是一个充满陷阱又处处是诱惑的市场。它不但带给我财富,更带给我坚强而从容的内心。时至今日,和你们一样,我依然是个求学者。
在此将2009 年到2014 年的理财心得跟朋友们分享,不是为了说明过去的我多么努力和强大,而是这份经历让我重塑了自己,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坚定的想法。事实上这5 年所收获的近百万的资产并不能为我的未来赢得多大的胜算,但至少是我个人对自己的人生多了那么一点点的选择权。
我希望翻看这本书的朋友能够在我的经历中收获一点经验和教训,也希望朋友们以“纸黄金事件”来规避理财风险。
理财这条路,一个人走起来会很孤独,一群人相约前行则会走得很远。希望朋友们能够经由这本书和我交朋友,和我一起分享更多的理财知识,让我们一起在理财道路上快乐前行!
三公子
2015 年7 月
后记
理财,让梦想照进现实
金钱是什么
每一个年轻人都有着自己的青春梦想,期待在未来能够实现。但是,要梦想实现除了需要激情、勇敢和执着,还需要金钱!
金钱,能为梦想保驾护航。
首先,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辩论题:金钱的价值是什么?
很多朋友会毫不犹豫地说,金钱可以买很多好东西:漂亮的衣服、奢华的包包,以及炫目的电子产品,还可以陪着自己的男/女朋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也有人会对金钱嗤之以鼻,认为它是万恶之源,比如女朋友就是因为钱而和自己来了一次说分就分的再见。有人觉得就是因为世间有很多的富二代,所以自己才没有女孩爱,甚至找个工作都只能做那些富二代剩下的工种。哦,不,更惨,富二代们不需要找工作,他们在毕业后直接就变成雇主去雇用别人了。
那么,金钱是好,还是不好呢?正方会用金钱带来的愉悦来捍卫它的善良,反方会用凄惨的悲剧来佐证它的丑陋。
其实,金钱既不美丽妖娆,也不丑陋恶心,它没有七情六欲,仅仅只是一个工具,赋予它成色和价值的是使用它的人。就像一把小刀,在善良聪慧的人手中,会成为奇妙的雕刻刀,依托它的鬼斧神工而诞生诸多令人称奇的篆刻石印。同样的一把小刀,在自私偏执甚至疯狂的人手中,很可能会变成锋利的恶器,一不留神就伤及他人性命。
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金钱也不例外,善用金钱的人会将其变成“善款”,助人为乐;不善用的金钱的人会将其变成“贿赂”,助纣为虐。你是怎样的人,会决定金钱如何为你所用。
那些了不起的金钱梦
现在,我们来看如果一个人善用金钱,会演变成怎样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大家是否听说过美国前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的人生经历?
这是一位让我由衷佩服的老先生。30年前,他创办了布隆伯格新闻公司。10年前,他成为美国纽约市长,前不久刚刚卸任。不仅如此,这位“世界之都”纽约的管理者还是一位亿万富翁,他的个人财富高达200多亿美元,毫无疑问他是世间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
但这并不是他人生的重点,重点是他为自己梦想所做的那些事情。在他成功创建了新闻公司之后,他想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一从政。2001年初,布隆伯格角逐纽约市长,他组建了一流的竞选团队,凭借自己的传媒背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狂拉选票。为得到市长一职他甚至扬言,“愿以年薪1美元为公众服务”。面对纽约市长19.5万美元的年薪,这位大富豪显得毫不在意。他动用布隆伯格公司的股权,在自掏腰包砸出了6900万美元的竞选资金之后,于2002年1月1日就任纽约第108任市长。出任市长后,他又自掏腰包,处理了很多棘手的社会问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有经济能力去改变一些社会现状,为何不可以做?
他出任纽约市长以来的很多事情都在昭示一点,金钱可以成为梦想的助推器,让自己有机会将心中的所想变为现实,将那些在别人眼中看来不过是“痴心梦想”的东西变成真。
我的一位朋友就非常欣赏李嘉诚和迈克尔·布隆伯格,她认为倘若真的有那么一天,有足够多的财富,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去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改善某一个领域的环境,哪怕只有一点点改善。
再看另一个大人物的故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沃伦·巴菲特先生。
巴菲特小的时候对金钱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执着,他和小伙伴坐在家门口看着车子开来开去,别人都忙着看车子的型号,他却在感叹为什么不在门口设置一个收费站,这样每天能赚好多的钱。之后他开始自己创业,在别的小朋友到处找机会骗爸妈钱买可口可乐的时候,他自己倒卖起可口可乐来。
现在给朋友们看看他少年时期的各种伟业吧:
(1)出生就爱钱,12岁就励志,如果30岁前不能成为百万富翁,就从奥马哈最高的楼上跳下去。
(2)6岁时挨家挨户去兜售批发来的可口可乐,还去捡别人打飞的高尔夫球,洗刷后加价卖出去,空手套白狼的典范。
(3)13岁时开始送《华盛顿邮报》,之后又是《华盛顿时代先驱报》,自己建立了五条送货渠道,每日送500份报纸,后来还顺带销售杂志。每月挣175美元,相当于当时一名白领的收入。
(4)14岁的时候,积攒了1200美元,算一算通货膨胀等于现在的好几万美元,然后他决定当一个农场主,买了40英亩的农田。
(5)读高中的时候,他和朋友成立了一家公司,买老虎机放在附近的理发店里,按小时收费。这个时候巴菲特就明白,与其当赌徒,还不如开赌场。
(6)高中毕业后,他送报纸赚了5000美元,同时他把自己的老虎机公司转手,卖了1200美元。
(7)读大学的时候,他又找了一份送报纸的工作,为《林肯周报》监督50名报童每日送报,摇身一变,在农场主的身份上又加了管理者。
(8)之后他重操旧业,开始经营“巴菲特高尔夫球公司”,一年中销售了220打高尔夫球,赚了1200美元。
(9)大学毕业后,也就是巴菲特开始真正意义上要接触投资事业前,他已经积攒了9800美元,别忘了那时是1950年。
故事从1950年拉开序幕。经过哥伦比亚大学的求学生涯后,他用9800美元起步,开始慢慢实现他心中的金融梦想。从9800美元到2500万美元,他用了18年的时间;从2500万美元到620亿美元,他用了近40年的时间,在2008年成为世界首富。他终于将小时候那个“被金钱淹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如果没有最初9800美元的第一桶金,那么620亿美元的帝国从何而来。
金钱能带来什么
大人物的故事是用来当作偶像崇拜的,那么回归到我们自己本身,金钱能给梦想带来什么呢?
金钱与创业
我们来说说身边的朋友。身边有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渐渐攒了第一桶金,2万元也好,50万元也好,进入职场后,他可以选择不给别人打工,尝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体验一下人生自由奔跑的感觉。
金钱与尊严
有一句话很“怂”却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时候它有存在的价值,那就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当职场新人怀揣着10元钱站在陌生城市的街头,他大脑中唯一会闪现的东西我想应该不是“我要追求梦想”,而是“我该如何活下去”。这时,金钱就是他往前迈步的勇气,没有它的护佑,他需要将所有的战斗力拿来跟“吃饱穿暖有地方住”而搏斗。只要有人愿意给我支付满足以上需求的资金,他就只能选择低头,为雇主的“梦想”而战斗。久而久之,忘却了“自己是谁,要到哪里去”!那个曾经住在内心深处的小梦想一瞬间就被饥寒交迫给扼杀了。
想想乔布斯的名言:时间很宝贵,不要为其他人而浪费。
金钱与职场
刚入职场的新人,面临未知的职场生活时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扰。那些可以在职场上横行的人要么有背景,要么有极高的实力,真正忙死累活生存在底层的人,是在职场中占80%的那些普通人。
家庭背景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在“实力”和“金钱”上下功夫。职场新人需要钱来租房、吃饭,还要学习提升自己,如果每月的收入和支出只能勉强维持,那么他怎么敢在单位有任何的“造次”行为呢?他会害怕一旦自己表达意见出错被开除怎么办?被边缘怎么办?被降级怎么办?一旦失业就意味着下个月的生活来源没有了,当肚子和温暖都保障不了时,所谓的精神追求都是空中楼阁。
所以,为了能够在以后的职场中生活得更有尊严,更能自由地表现能力和才华,首先需要为自己准备好足够的金钱底气,当不用担心突发失业带来的经济困扰时,就会发现自己从小心翼翼的风险规避中解放出来了,一同释放的或许还有胆识、敢作敢为和聪明才智。 金钱本身不是绳索,但是金钱匮乏却会让人变得“胆小和害怕”,变成束缚自己的绳索,最终作茧自缚。
金钱与梦想
梦想需要被激情浇灌,其实除了激情、勇气和毅力,还要有金钱的辅佐。
谁都知道,节衣缩食的日子很难过,没有阳光的狭小房屋很难熬,看到心仪的东西不能下手很抓狂,但更要知道,一个人用前几年“苦”,很可能会换来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好生活,孰轻孰重,想想就明白了。
很多人都读过《小狗钱钱》吧,这本书最棒的地方是,“钱钱”告诉每一个读者,你必须要有一个梦想清单!
为什么呢,当你列出那些内心渴望的梦想清单后,就会发现“拥有金钱”是一件值得去努力的事情。金钱可以帮你获取物质财富,帮你完成有趣的尝试,让你去体验有趣的经历,让你去帮助更多的朋友,让他们分享你成功的乐趣。
我记得刚参加工作后,在同学聚会时,常常听到那些同学谈自己的梦想,有人要攒钱在“魔都”置业,有人要攒钱创业,有人要攒钱出国去深造,有人要攒钱为实现自己的环球之旅,还有人要攒钱为日后出画册、开画展。他们在谈论“为梦想而努力攒钱”的时候,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幸福的微笑,似乎“梦想”在内心生根发芽的那个时刻,就能顺便播下一颗“幸福美好”的种子。
我问过自己,“我要钱”为了什么?
我想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用因为开支上的纠葛而导致关键时刻的被迫妥协;我想支持未来的职业和学业再规划之路;我想按照自己的意愿而非父母的喜好,在喜爱的城市里拥有一套大房子,读书写字追求事业,过自己想过的人生:我想未来有了家庭,全家人的旅游版图拓展到五大洲,能够接触各种文化,了解各种风土人情,拓展生活的长度和深度;我还想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如果能够做大,我希望那会是一家很棒的公司,将自己的想法灌输其中,完成一些童年梦想。
虽然,很多梦想在如今看来,似乎还遥不可及,而自己每日依旧奔波在职场上,为薪酬卖命,为某个小屋拼搏。
但我不能轻视内心的梦想。每当自己熬不住想放弃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对自己说,原来我的人生目标还挺远大的,我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在努力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没事就拿出来看一看,对自己说,“坚持走下去,说不定未来有能力去改变生活”。
长远的梦想需要慢慢实现,短期的目标需要迅速开始!
好了,朋友们,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给自己定下一些目标,做出一些承诺,让梦想可以照进现实呢?
文摘
版权页:
对于这个朋友的言论,我只能呵呵一声,由她去吧。说实话,她和她老公两人每个月的工资有1万多元,在一个三线城市绝对算得上是中上收入,什么电子产品出新品了,立刻去追,商场的店庆打折,必然去“血拼”。化妆品品牌差一点就不用,衣服价格低一点就认为是便宜货,穿出去没档次。每月信用卡的欠款远远超过工资收入,只会在还款的时候跟我们哭诉自己很穷,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月收入已经很高,却还是每月工资不够花。欲望大过一切的人,有再多的钱也根本不会节约下一分钱。就如同我一个死党说的那样,这类人从未尊重过钱,又何来珍惜钱。
所以,他们不是因为自己乱浪费而存不下钱,而是认为只有一天自己变成了大款,才有可能存下钱。
算了,这种逻辑我弄不明白,也不想明白了。
存钱和理财这件事,跟家境没有太大的关系,只和当下自己的决心有关系。一个真心想善用钱的人,即便每月收入只有3000元,也总归会想办法存下一点钱,而不想珍惜钱的人,就算每月收入10万元,也一样有本事让自
资源链接
标签
理财技巧财务管理理论经济管理通俗读物投资理财财务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大话管理
发布日期
2019-02-18
擦亮日期
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