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资源网(xxURLs.com)
发布资源

如何阅读一本书 莫提默J艾德勒 2014.10 【pdf mobi epub txt非扫描】.

如何阅读一本书封面.jpg



《如何阅读一本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莫提默·J.艾德勒 (美国)查尔斯·范多伦 译者:郝明义 朱衣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

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第二篇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

第八章 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

第九章 判断作者的主旨

第十章 公正地评断一本书

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

第十二章 辅助阅读

第三篇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第十三章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第十四章 如何阅读想像文学

第十五章 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

第十六章 如何阅读历史书

第十七章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

第十八章 如何阅读哲学书

第十九章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第四篇 阅读的最终目标

第二十章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第二十一章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

附录一 建议阅读书目

附录二 四种层次阅读的练习与测验

索引

序言

我是在1999年春节期间,第一次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离这本书的初版(1940年),有六十年了。

会知道这本书,极为偶然。

前一年,也就是1998年年底,我和一位译者讨论稿件之后,聊天聊到一部叫作《益智游戏》(Quiz Show)的电影。电影是真实故事,主角是19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英姿焕发的年轻教授,查尔斯·范多伦(Charles Van Doren)。查尔斯·范多伦书香门第,父亲马克·范多伦(Mark Van Doren)不但是名教授,在美国文学史上也有其地位(《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就提到他的一些著作)。查尔斯·范多伦由于博览群书,才气过人,就参加当年风行美国的电视益智节目,结果连续拿下十四周冠军(今天网络上还可以找到当年的题目,难度非同小可)。查尔斯·范多伦固然因而成了英雄,但是他终究不敌良知的煎熬,最后坦承主办单位提供了他一些问题的答案。电影在查尔斯·范多伦得知他被学校解聘的黯然中结束。

那天我在聊天中得知他后来如何又蒙艾德勒(Mortimer J.Adler)收留,以及他们两人后来的故事。

艾德勒在美国学界和出版界都是个传奇性的人物。早年因为想当记者,所以辍学去报社打工,后来为了改善写作,去上大学的夜间部课程。这时他读到了一本书,改变了他的一生。这本书就是19世纪英国重要的思想家密尔(John Stuart:Mill)的自传。(有关密尔的一些生平介绍,请参阅本书第320页。)艾德勒读到密尔竟然是在五岁就读了柏拉图的书之后,不但从此为哲学所着迷,也开始了他在大学的正式求学。(不过因为他拒绝上体育课,所以没能拿到学士文凭。但是他留校任教,最后拿到了博士学位。)

艾德勒除了任教,写过第一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外,还以主编过《西方世界的经典》,以及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和艾德勒一起工作后,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把《如何阅读一本书》原来内容大幅修编增写,因此,今天我们读到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由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共同领衔的。(其间一些补充说明,请参考本书作者序。)

我因为对范多伦故事的好奇,而去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而最后满足的不只是我的好奇心,还有对阅读及出版的重新认识。

一气读完后,有两种强烈的感觉。

先是羞耻。我是个做出版工作的人,成日与书为伍,结果到那个春节前的两个月才知道这本书,到自己四十四岁这一年才读这本书,几乎可说无地自容。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恼:如果在我初高中青少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那我会少走多少阅读的冤枉路? 但,另一个感触则是:何其有幸。在出版业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才读到这一本书,与其说是不幸,不如说是有幸。这么多年来,我在阅读的路上,思索固然很多,困惑也多,想清楚的有一些,想得模糊的更多。就如同书名《如何阅读一本书》所言,这本书帮我就读书这件事情的思索和困惑,作了许多印证和总结。如果没有经历这么多年的寻觅与颠簸,发现与失落,我读这本书的感受不会这么深刻,收获也不会这么丰富。因此不论就读者还是出版者的身份,我相信这本书都深远影响我的未来。

因此,我必须谢谢介绍这本书给我的汪怡先生。谢谢他那天下午在来来饭店的指点。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工作,所以一方面决定出版这本书,一方面也决定自己动手翻译。

但是一旦开始翻译之后,就知道实际的时间多么不够。尤其后来我的工作异动,有些新的计划要出发,再加上当时还在同时进行另一本《2001:太空漫游》的翻译,所以,另找一位译者,也就是朱衣来一起合作,成了不得不的选择。

事实上,这本书几乎全部都是朱衣翻译的。我的工作,则是把她的全部译稿再仔细校阅一遍。这样我们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琢磨,才完成了全部工作。如果读者发现翻译上的疏失(一定不免),责任由我们共同承担。

我进出版业的第一份文稿,就是朱衣帮我做的校阅。多年后能有机会和她一起合作这本书,觉得非常荣幸。而由于我们翻译的迟延,导致许多读者一再查询出书时间之不便,也在此一并致歉。

这本书的序言,是艾德勒在1972年《如何阅读一本书》新版出版时所写。三十一年后再读,仍然不能不叹服两位作者对教育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2003年3月31日亚马逊网络书店(Amazon)的排行榜上,《如何阅读一本书》排名第569名,历久弥新,由此可见。

现在,就请好好享受这顿知识的盛宴。

郝明义

文摘

版权页:




哲学比较像科学,不像历史,追求的是一般的真理,而非发生在过去的特定事件,不管那个过去是近代或较远的年代。但是哲学家所提出的问题跟科学家又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相同。

既然书名或前言之类的东西并不能帮助我们确定一本书是哲学或科学的书,那我们该怎么办?有一个判断依据我们认为永远有效,不过你可能要把一本书的内容读了相当多之后才能应用。如果一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是科学的书。否则就是一本哲学的书。

这样的区别可能会让你很惊讶。让我们说明一下。(记住,这只适用于科学或哲学的书,而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书。)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Two New Sciences)要你发挥想象力,或在实验室中以斜面重复某种实验。牛顿的《光学》(Opticks)则提到以棱镜、镜面与特殊控制的光线,在暗室中做实验。这些作者所提到的特殊经验,可能并不是他们自己真的在实验室中完成的。达尔文所写的《物种起源》是他自己经过多年实地观察才得到的报告。虽然这些事实可以,也已经由其他的观察家在作过同样的努力之后所证实,但却不是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查证的。

相对的,哲学家所提出来的事实或观察,不会超越一般人的生活经验。一个哲学家对读者所提及的事,都是自己正常及普通的经验,以证明或支持他所说的话。因此,洛克的《人类理解论》是心理学中的哲学作品。而弗洛伊德的作品却是科学的。洛克所讨论的重点都来自我们生活中所体验的心路历程,而弗洛伊德提出的却是报告他在精神分析诊所中所观察到的临床经验。


资源链接
标签

学习方法与自学教育教育学教育理论与研究在线试读

发布日期

2019-02-18

擦亮日期

2019-02-18

扫一扫分享下载
资源网址导航
综合

图书酷 361图书馆 全索引

手机

电脑

影音

专业

游戏

体育

儿童

教育

资源分享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