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资源网(xxURLs.com)
发布资源

无限的清单 翁贝托艾柯 2013.10 【pdf扫描】

无限的清单封面.jpg



博学大师翁贝托•艾柯继《美的历史》《丑的历史》后最新美学研究重磅作品。

美学大师真知灼见

图文阐释天衣无缝

名家译笔忠实典雅

豪华印装典藏

《无限的清单》是梦想家•图文馆丛书重点图书。图文馆丛书选题独特,汇集名家名作;图文一体,追求精编精印。丛书宗旨:让书成为最精美的礼物。已出版《美的历史》《丑的历史》《无限的清单》《时间的故事》《圣经的历史》《钱的历史》《艺术原来如此神奇》《摄影原来如此神奇》《纽约艺术指南》《伦敦艺术指南》《艺术通史》《电影通史》《摇滚谱系》《书店风景》《书店传奇》《书天堂》《业余书店》《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处自然奇观》《有生之年非吃不可的1001种食物》《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幅绘画》《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动作电影》《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恐怖电影》《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战争电影》《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黑帮电影》《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邪典电影》《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黑帮电影》《色彩圣经》《零ZEЯRO:世界符号大全》《圆与方》《干净的错误》《红书(荣格手稿)》《梦书(费里尼手稿)》《阅读的女人危险》《写作的女人危险》《女人与珍珠》《女人与女红》《她的故事》《安格尔的小提琴》等,广受欢迎。

名人推荐

艾柯可能是今日整个西方世界读书最多的人,近年挟其骇人学养连番炮制了三册图文并茂的概念史巨著。头两本分别论美论丑,我虽佩服他的广博,但没读出什么新意。只有最近这一本《无限的清单》才叫我大开眼界。照样是取材丰富地编选了你听过和没听过的文本段落,和你见过与没见过的图画相片,但这一回他明显地放足了心力,因为他要处理每一个爱书人都会碰到的最切身的问题。

——梁文道

如果流落荒岛,这本书将是莎士比亚与《圣经》之外的第三选择,它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The Tablet

媒体推荐

艾柯可能是今日整个西方世界读书最多的人,近年挟其骇人学养连番炮制了三册图文并茂的概念史巨著。头两本分别论美论丑,我虽佩服他的广博,但没读出什么新意。只有最近这一本《无限的清单》才叫我大开眼界。照样是取材丰富地编选了你听过和没听过的文本段落,和你见过与没见过的图画相片,但这一回他明显地放足了心力,因为他要处理每一个爱书人都会碰到的最切身的问题。

——梁文道

艾柯,这位以博学与非凡才能著称的作家再次为我们带来了代表作品:博雅精妙的文字、富有见地的分析、令人兴奋的阐释,全书充盈着迷人与神秘的信息。

——英国《卫报》

艾柯谦虚地“炫耀”着他那非凡的学识。这本书囊括了非常多精美的图片。那奶油般细腻的书页让人乐于翻阅;书中内容以不同字体的文字区别开来,适切又美观;观赏书中图片更是让人心生愉悦。

——英国《旁观者》杂志

这是一部丰富、奇妙的关于“清单”的“清单”。艾柯具有一种博采众长、深谙奥秘的能力,让思维在脑内自由流动确实是快乐所在。

——英国《苏格兰周末报》

如果流落荒岛,这本书将是莎士比亚与《圣经》之外的第三选择,它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The Tablet

艾柯的作品具有一种在书页上舞动、在脑中回荡的独特魅力。

——《每日电讯报》

艾柯在这本书中向我们呈现“清单”这个概念是如何随世纪更迭或各个不同时期的演进而变换含义的,它反映了一种时代精神。书中收录了众多精彩的文学文本与精美艺术品图片来阐释他的观点。

——goodreads

作者简介

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意大利人,生于1932年,现居米兰,执教于博洛尼亚大学。他是享誉国际的作家、符号语言学权威、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美学家。艾柯被誉为“当代达•芬奇”,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出版过140多部著作,横跨多个领域,都有经典性的建树。他在欧洲已成为知识和教养的象征,知识分子都以书架上放一本艾柯的书为荣。

彭淮栋,生于1953年,台湾新竹县竹东镇人,东海大学外文系毕业,台湾大学外文研究所肄业,曾任出版公司编辑,现任报纸编译。译文以典雅著称。曾译《美的历史》《丑的历史》《无限的清单》《西方政治思想史》《现实意识》《格格不入》《论晚期风格》等数十部著作。

目录

导论

第一章:阿喀琉斯之盾及其形式

第二章:清单和目录

第三章:视觉清单

第四章:难以言喻

第五章:事物的清单

第六章:地名清单

第七章:清单,清单,还是清单

第八章:往返于清单与形式之间

第九章:枚举式的修辞

第十章:奇迹清单

第十一章:收藏和宝藏

第十二章:奇珍柜、百宝箱

第十三章:属性清单与本质清单

第十四章:亚里士多德的望远镜

第十五章:过度:拉伯雷以降

第十六章:过度而连贯

第十七章:混乱的枚举

第十八章:大众媒体里的清单

第十九章:令人晕眩的清单

第二十章:实用的和诗性的清单

第二十一章:非正常的清单

附录

作者与出处索引

艺术家索引

佚名作者插图

剧照

参考书目

图片来源

序言

卢浮宫邀请我挑选一个主题来筹办一系列会议、展览、公开朗读、音乐会、电影,我毫不犹豫,提出清单(也包括目录、枚举)这个主题。

这念头是怎么来的呢?

读过我随笔的人都会发觉,那些作品里有很多清单。我的这个偏好有两个起源,这两个起源都可以追溯到我年轻时所做的研究:中世纪文本和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中世纪仪式和文本对乔伊斯的影响是不容否认的。不过,中世纪的连祷文和《尤利西斯》倒数第二章布卢姆(LeopoldBloom)厨房抽屉里那张清单之间,也相隔好多个世纪。从中世纪的种种清单,再往回推同样多个世纪,可以推到古今清单的开山原型:《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里的船名表。荷马这份点船录就是我灵感的源头。

荷马史诗里,还有一个描述事物方式的原型,那就是“阿喀琉斯(Achilles)之盾”。阿喀琉斯的这面盾牌意喻着一种完满的和谐。换句话说,在荷马的作品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它依违于“无所不包”和“不及备载”之间。

凡此种种,我都早有所见,不过,我从来不曾着手做这件需要很详尽细密功夫的事,也就是将文学史上(从荷马到乔伊斯,再到今天)数不清的清单例子记录下来。一提起这事,我又马上想到佩雷克(Perec)、普莱维尔(Prévert)、惠特曼(Whitman)、博尔赫斯(Borges)。这场追踪,成果惊人,足以令你晕头转向,而且我现在就知道,会有许许多多人写信问我,这本书怎么没提这个或那个例子。老实说,我并非全知全能,一大堆作品里都有清单,而我不知道;再说,即使我有心将我在探索过程中碰到的所有清单收进来,结果也将是这本书至少会有一千页的篇幅,甚至不止千页。

其次,是具象清单的问题。谈清单的书很少,而且为了审慎起见,它们都限制自己只处理以文字开列的清单,原因是,你非常不容易解释一张图像如何既呈现事物,又暗示所谓的“不及备载”,好像这图像承认自己由于画框所限,无法处理那么多其他事物似的。此外,在卢浮宫,以及在这本书里,我的研究都必须像我像之前的《美的历史》和《丑的历史》那样附图呈现事物,然而研究的性质是视觉上的不及备载,和研究美、丑有其差异。关于这些新研究,我还要感谢安娜?马莉亚?洛鲁索(AnnaMariaLorusso)和马里欧?安德利欧塞(MarioAndreose)的大力帮忙。

最后我要说,寻找清单是一场极有意思的经验,不只是为了能够收入本书的清单,也为了我们不得不割爱的那些材料。换句话说,我的意思是,这本书不得不以“不及备载”收尾。

文摘

导论


卢浮宫邀请我挑选一个主题来筹办一系列会议、展览、公开朗读、音乐会、电影,我毫不犹豫,提出清单(也包括目录、枚举)这个主题。

这念头是怎么来的呢?

读过我随笔的人都会发觉,那些作品里有很多清单。我的这个偏好有两个起源,这两个起源都可以追溯到我年轻时所做的研究:中世纪文本和詹姆斯• 乔伊斯(James Joyce)。中世纪仪式和文本对乔伊斯的影响是不容否认的。不过,中世纪的连祷文和《尤利西斯》倒数第二章布卢姆(Leopold Bloom)厨房抽屉里那张清单之间,也相隔好多个世纪。从中世纪的种种清单,再往回推同样多个世纪,可以推到古今清单的开山原型:《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里的船名表。荷马这份点船录就是我灵感的源头。

荷马史诗里,还有一个描述事物方式的原型,那就是“阿喀琉斯(Achilles)之盾”。阿喀琉斯的这面盾牌意喻着一种完满的和谐。换句话说,在荷马的作品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它依违于“无所不包”和“不及备载”之间。

凡此种种,我都早有所见,不过,我从来不曾着手做这件需要很详尽细密功夫的事,也就是将文学史上(从荷马到乔伊斯,再到今天)数不清的清单例子记录下来。一提起这事,我又马上想到佩雷克(Perec)、普莱维尔(Prévert)、惠特曼(Whitman)、博尔赫斯(Borges)。这场追踪,成果惊人,足以令你晕头转向,而且我现在就知道,会有许许多多人写信问我,这本书怎么没提这个或那个例子。老实说,我并非全知全能,一大堆作品里都有清单,而我不知道;再说,即使我有心将我在探索过程中碰到的所有清单收进来,结果也将是这本书至少会有一千页的篇幅,甚至不止千页。

其次,是具象清单的问题。谈清单的书很少,而且为了审慎起见,它们都限制自己只处理以文字开列的清单,原因是,你非常不容易解释一张图像如何既呈现事物,又暗示所谓的“不及备载”,好像这图像承认自己由于画框所限,无法处理那么多其他事物似的。此外,在卢浮宫,以及在这本书里,我的研究都必须像我像之前的《美的历史》和《丑的历史》那样附图呈现事物,然而研究的性质是视觉上的不及备载,和研究美、丑有其差异。关于这些新研究,我还要感谢安娜• 马莉亚• 洛鲁索(Anna Maria Lorusso)和马里欧• 安德利欧塞(Mario Andreose)的大力帮忙。

最后我要说,寻找清单是一场极有意思的经验,不只是为了能够收入本书的清单,也为了我们不得不割爱的那些材料。换句话说,我的意思是,这本书不得不以“不及备载”收尾。


第一章 阿喀琉斯之盾及其形式


阿喀琉斯生性易怒,他在帷幄里生闷气的时候,密友帕特洛克罗斯(Patroclus)取用他的盔甲武器挑战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Hector),命丧赫克托耳之手,阿喀琉斯的装备于是归于这位胜利者。

阿喀琉斯为友复仇,决定重返战阵时,他母亲忒提斯(Thetis)请匠神(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为她儿子打造新行头。赫淮斯托斯施展其匠艺,荷马用《伊利亚特》第十八章描写他铸造的盾。

赫淮斯托斯又名武尔坎(Vulcan)。他将这张巨盾分成五区,地、海、天、日、月、星、昴宿星团、猎户座、大熊座尽入盾中。他还在盾上布置两个人烟稠密的城市。在第一个城市里,他刻画一场婚宴,新娘和新郎在火炬照耀之下行进,一群青年吹笛子、奏二弦琴。还有一群人围观一场审判,原告、证人、辩护士都在现场。长老们坐成一圈,审判告一段落,他们抓起权杖,起身宣布判决。第二景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如同在特洛伊,老弱妇孺在城墙上观看战斗。敌军由密涅瓦(Minerva)率领前进,来到一条河边,在这里部署伏兵。两个不知情的牧羊人吹着笛子走过来,中伏丧命,羊群被劫。围城里杀出骑马的战士来追赶敌人,两军沿着河岸交战。战阵里有纷争、暴乱、命运诸神,都浑身是血,那些战士则死命抢救自己人,伸爪捞人,不论死人活人。

然后,赫淮斯托斯刻铸一块肥沃、耕作井然的阡陌良田,田夫操着犁和牛,来来回回。他们到了犁沟这一头,就喝一杯酒,饮毕,朝另一端犁回去。在另外一个角落,我们看见田里已经满是作物,有人忙着收成,有人在捆绑谷物。他们之间,坐着国王,仆役们在一棵橡树底下准备供餐,当中有一只新宰来祭过神的公牛,妇女则在擀面团做面包。

我们看见一块葡萄园,累累是成熟的葡萄,也有金黄色的嫩枝,蔓藤搭在银柱子上,园子则用铸铁做的护篱围起来。少年男女带着水果,其中一人弹奏西塔拉琴。在这一幕里,赫淮斯托斯以金和锡加铸一群牲畜,它们沿着一条河流奔向草地,河水在芦苇之中潺潺而流。牲畜后面是四个放牧人,都用黄金铸造,四只白色的巨犬伴随他们。但是,突然两头狮子出现,扑向几只小母牛和一只公牛,咬伤公牛拖走,公牛哀声惨叫。比及牧人带着狗赶到,狮子已在撕吞开了膛剖了肚的公牛,狗对着它们狂吠,无济于事。

赫淮斯托斯的最后一区域刻画了好几群羊,在一处充满田园气息的山谷风景里,茅舍和羊圈错落分布,童男童女跳着舞。女孩子身穿差不多透明的袍子,戴花圈,男孩子是紧身上衣,腰佩金色短剑,他们像陶匠拉坯的轮子般转圈圈。许多人观舞,舞蹈之后,三个翻筋斗的人边唱歌,边表演杂耍。

巨大的河流“世界海”(Oceanus)环绕每一景,将此盾和宇宙的其余部分隔开。

这张盾里的场面太多了,除非我们要追究那无限细致的金匠技艺,否则很难想象这个物件的所有丰富细节;此外,全盾的刻画不只关系到空间,也涉及时间,也就是说,各色各样的事件接续而至,仿佛此盾是一幅电影银幕,或者是一列长长的连环漫画。的确,过去的艺术没有能力刻画接续发生的连串事件,这种刻画必须使用类似连环漫画的技巧,把同样几个角色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重现好几次,例如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在阿雷(Arezzo)做的连环壁画《真十字架》(True Cross)。基于此故,这张盾在境界上容得下的场景比它实际上包含的更多。其实,许多艺术家也曾想办法在视觉层次上复制赫淮斯托斯的这件作品,但全都仅得其形,未得其神。

阿喀琉斯之盾有实体上可复制的结构,不过,这结构完完全全是一种循环结构,也就是说,它的界限外面,再无他物:此盾的形式是有限形式。赫淮斯托斯心中想说的一切,尽在盾上。除了此盾,没有外界;这是一个封闭的世界。阿喀琉斯之盾可以说是形式打造上的神来之笔,艺术在这里建构了一系列和谐的再现,在它所刻画的主题之间建立一种秩序、一套阶层井然的结构,确定了物象对背景的关系。

请注意,我们在这里谈的,不是“美学”观点。美学告诉我们,对一个形式,人所能做的诠释是无限多的,你次次都能找到新的层面和新的关系来阐释。西斯廷教堂如此,克莱因(Klein)或罗斯科(Rothko)的单色画也如此。不过,具象艺术作品(以及一首诗、一部随笔)具备指涉功能:用文字、意象来叙事,叙述一个真实或想象的世界。这就是阿喀琉斯之盾的叙事功能。

这种带有指涉功能的格式并不鼓励我们到它呈现的场景外面去找东西。阿喀琉斯之盾只向我们呈现一个场景,没有向我们呈现别的场景。

它完全没有告诉我们,出了“世界海”这个圈子,外面有些什么。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将它呈现的场面诠释为普世的城市、乡村模型,不能将这些意象视为良好政府、战争与和平、自然状态的寓言。但是,它呈现的宇宙受限于它的形式。

凡百艺术,皆同此理。蒙娜丽莎背后是一片风景,那风景想来应该是延伸到框外,但看画的人不会纳闷画外是什么世界:因为形式有如封印,艺术家把这封印盖到画上,使画作聚焦,就像阿喀琉斯之盾是圆的,里面的物象是它的中心。文学上,在司汤达(Stendhal)的《红与黑》里,我们读到主角于连(Julien Sorel)在维利耶教堂(Verrière)对德•瑞那夫人(Madame de Rênal)开枪,第一枪没射中,我们尽可想象(有人的确这么追想)这第一枪射去了哪里,但这问题其实是无关宏旨的:从司汤达的叙事策略来看,这个细节不值一提。为那第一枪纳闷,根本是浪费时间,没有好好了解和享受这部随笔。


资源链接
标签

人文社科美学哲学在线试读

发布日期

2019-02-20

擦亮日期

2019-02-20

扫一扫分享下载
资源网址导航
综合

361图书馆 图书酷 全索引

手机

电脑

影音

专业

游戏

体育

儿童

教育

资源分享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