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资源网(xxURLs.com)
发布资源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 斯蒂芬平克 2015.7 【pdf扫描】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封面.jpg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长图.jpg



一部全球瞩目的杰作——《时代周刊》

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作品——《经济学人》

历史、科学和故事讲述的完美结合——《金融时报》

我这一生读过的最重要的书——比尔•盖茨

这是一本及时的书——马克•扎克伯格


以暴力的尺度,度量人性的进化。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科普作家斯蒂芬•平克关于人性和文明的程碑式巨著;

科学与人文完美融合,综览10万年人类进化和文明发展;

《纽约时报》年度最受瞩目好书;

雄踞亚马逊、《纽约时报》畅 销书排行榜;

全球售出30多种语言版权,席卷欧美各大畅 销榜;

入围塞缪尔•琼森奖、英国皇家学会“温顿科学图书奖”等众多重要图书奖项提名;

革命性的跨学科研究,整合历史学、人类学、社会生物学、演化心理学、法律制度、经济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等跨学科研究;

平克将最权威前沿的学术成果,转化成结构完整流畅易读的大众读物,写出了一部超级畅 销著作。大视野的格局、引人入胜的叙事、博学自信的论述、深切的人文关怀,这正是你期待的年度必读图书;

《卫报》《自然》《科学》《纽约客》《经济学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华尔街日报》100余家重要媒体跟踪报道;

全球科技巨头、政治首脑、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哲学家和一切人文关怀人士,争先阅读、赞誉推荐。

亚马逊:

暴力为什么会减少?这是一个鲜少被提及的话题,甚至,我们并不认为暴力在减少,这个议题一开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本书从数据的角度观看人类的暴力史,各种国家社会下,意识形态下,武器发展与不同宗教之下产生的暴力,而实际上,随着时代的进程暴力正以惊人的幅度在下降。

“往昔恰如陌生的国度:那里人们的行为与我们全然不同。——L·P·哈特雷”。以现代的角度观看过去,许多愚蠢且难以理解的行为,造成暴力 与毁灭,好似真如一个陌生的国度。如果你有兴趣了解这陌生却曾真实存在的世界,本书会使你大开眼界,各种数据的比对和巧妙的案例,使近似于学术作品的文 章,仍带有极强的阅读性,在引证上也不失严谨。

透过本书,除了对暴力和人性有新的认识,也刺激我产生许多反思(同时也与作者观点的较量),对我而言是扩展与有益的阅读体验。最后,期望愈来愈多的人在和平中生活,在和平中寿终。

——小皮鞋

名人推荐

我这一生读过的最重要的书……它不只是一项历史学术贡献,而且是一项对世界的贡献。

——比尔•盖茨,《盖茨笔记》


这是一本及时的书,它讨论了暴力如何以及为什么在我们的历史中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以及我们该如何使这趋势继续下去。最近的一些事件似乎让我们感到暴力和恐怖主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常见,因此在这时,我们去理解和认识所有暴力—甚至恐怖主义—实际上是在减少就很有必要。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人们曾经是如何实现这一点的,我们就能沿着这条路走向和平。

——马克•扎克伯格

媒体推荐

一本极为振奋人心的著作,对史学有重大贡献。

——尼尔•弗格森,哈佛大学历史教授,著有《文明:西方及其他》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定会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作品。长期来看各种形式的暴力都在下降,平克极其详尽的分析有力地证实了这个主题,他还从心理学、神经科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多方面探究了这一现象的原因。无论是出人意料的主题,还是他对这一现象原因的探究,简直是能够与启蒙时期伟大思想相媲美的精妙自然哲学……他的文笔优美,读来如沐春风。

——马特•里德利,《经济学人》

对于所有对人性感兴趣的人,这本书的内容都足够引人入胜……这是一本至关重要的书。它包含了如此多的研究,涉及了如此多的领域,绝对是一项大师级的成就。

——彼得•辛格,《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令人惊艳的好书……我时常报道种族灭绝和人权践踏这些问题,平克的书让我产生共鸣,他的观点真实可信。

——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纽约时报》

一本重要且机智的非虚构作品。

——泰勒•考恩,《纽约时报》

一部极其精彩的、警醒人心的作品……每个人都该读这本让人惊艳的书。

——大卫•朗西曼,《卫报》

作者记录并分析了人类文明中逐渐加强的善良天性,他所做的努力令人格外钦佩。平克,这位著名的哈佛心理学家……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地论证了20 世纪本不该如此声名狼藉。

——克莱夫•库克森,《金融时报》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有着平克明显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趣味性,很多喜爱他之前作品的读者会认出这种风格并同样喜爱这本书……它是科学、历史和叙事的完美结合。

——克莱夫•库克森,《金融时报》

关于暴力问题,斯蒂芬•平克写得极其出彩。

——迈克尔•伽扎尼加,《华尔街日报》

平克的研究范围极广,这些研究被他聚拢到了一起……对于他认为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变化,这本书做了极精妙的解释。

——詹姆斯•Q•威尔逊,《华尔街日报》

一部篇幅宏大、研究深入又兼具综合性的力作,让我们得以从一个非常有益的视角重新审视人类现状。

——瓦内萨•布什,《书单》

非常突出……语言精致、阅读流畅……平克数据充足的统计结合了方法上的老练。历史与科学巧妙结合,让它成了一本极其优秀和重要的书。

——克里斯托弗•勃姆,《美国科学家》

一部赤诚又格外有启发性和乐观精神的作品,值得人们讨论。

——史蒂芬•豪,《独立报》

这是本年度能带来最多讨论的一本书……完全令人信服。

——彼得•福布斯,《独立报》

野心勃勃、充满争议而又被广泛参考的一部作品……一场极具收获性的阅读,几乎每一页都能找到富有魅力的金句。

——敦•桑德布鲁克,《星期日泰晤士报》

(平克)成功整理记录了各种暴力和残忍总体下降的现象。这项人类成就值得让更多人知道,这本书非常重要,读者们会记住它,并去思考这一现象的原因。这个故事绝对值得七百多页的篇幅。

——罗伯特•杰维斯,《国家利益》

极具说服力!

——布伦达•马多克斯 《电讯报》

平克研究范围之广可谓非凡……《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是一项极大的成就。

——史蒂夫•塞勒,《美国保守派》

一部非同寻常又野心勃勃的暴力史……平克的书的确非常挑衅,但他自己绝不是爱耍嘴皮、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克里斯托弗•哈特,《星期日泰晤士报》

这是一项非凡的成就,值得社会科学家、关心社会的公众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研究和讨论。它给人一种充满生气和魅力的阅读体验。

——马丁•戴利,《自然》

这本书让你读了开头就如饥似渴、迫不及待地想往后读。

——迈克尔•舍莫,《美国学者》

这是关于一个宏大话题的里程碑式的作品,理论与细节兼备,著者的思想卓越不凡,这本书保证不会让人失望,它也定会成为未来人们探讨和争论的焦点。

——大卫•斯塔莫斯,《进步评论》

一部丰富又很有讨论价值的书,它包含了大量的经验分析,同时还加入了平克常有的故事、才智和精妙的措辞。

——《国家评论》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是一部令人瞩目的作品。平克通过科学的原理阐释了一些通常在隐形道德包裹之下的问题和被人高度怀疑的经验假设,使这些问题为人所理解。无论你从书中的细节找到什么赞同点和争论点,作者都值得人们的尊敬、感谢和掌声。

——尼尔•博伊德,《加拿大霍芬顿邮报》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图书出版,但只有很少数是必读书,而真正重要的更为稀少。《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极少数这样的好书之一,它将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每一位关心世界状况的社会公众,都应该读读这本引人入胜、充满人文关怀的重要著作。

——伊恩•莫里斯,《星期日邮报》

平克是传递福音的理想学者。他是位表达异常清晰又趣味十足的作家,但却绝不能说是盲目乐观……《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作品让悲观主义者都很难抓住对未来忧郁的想象不放。

——约翰•霍根,《slate》杂志

才华横溢!

——凯伦•坎宁安,《先驱报》

可能是 21世纪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詹姆斯•阿普尔,《国际公正监督》

作者简介

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当今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入选《时代周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百人名单,以及《外交政策》的世界百名思想家名单。

世界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前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兼认知科学神经中心主任;也是世界语言学与心智科学的领导人物,公认的“继乔姆斯基之后的语言天才”。

平克汪洋恣意的才华和学识,让他的主要著述成为全球畅 销书和经典读物。他的研究、教学和著作荣获多种奖励,其著作The Language Instinct、How the Mind Works两度入围普利策奖,皆为《纽约时报》畅 销书。


平克是一颗明星,有他实乃科学界的运气。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著名科学家、《自私的基因》作者)


斯蒂芬•平克是现代知识分子的真正楷模。

——《新闻周刊》(Newsweek)


我们时代最重要的知识分子。

——《南德意志报》(Süddeutsche Zeitung)


地球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每日野兽》(The Daily Beast)


为社会公众利益,而致力于学术文化的普及……尤其擅长用通俗易懂而不乏风趣的叙述方式,讲解复杂、专业的知识。

——《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目录

上册


导读 重看历史,重建道德 钱永祥

前言


第一章 陌生的国度

史前人类

荷马的希腊

希伯来《圣经》

罗马帝国和早期基督徒

中世纪的武士

早期现代欧洲

欧洲和早期美国的荣誉观

20世纪


第二章 平靖进程

暴力的逻辑

人类祖先的暴力

人类社会的种类

国家形态和非国家形态社会的暴力水平

文明及其缺陷


第三章 文明进程

欧洲凶杀率的下降

对欧洲凶杀下降的解释

暴力和阶级

世界各地的暴力

美国各州的暴力

20世纪60年代的文明倒退

20世纪90年代的文明回归


第四章 人道主义革命

迷信杀戮:人祭、巫术和血诬

迷信杀戮:对亵渎神圣、异端邪说和叛教者的暴行

残忍与非常处罚

死刑

奴隶制

专制统治和政治暴力

大战

人道主义革命源自何方?

移情能力和对人类生命的尊重

“文字共和国”和启蒙人文主义

文明和启蒙

血与土地


第五章 长期和平

统计和叙事

20世纪真的是最糟糕的世纪吗?

对致命争斗的统计:第一集,战争的时机

对致命争斗的统计:第二集,战争的量级

大国战争的轨迹

欧洲战争的轨迹

霍布斯式的背景与王朝和宗教的时代

主权时代的三大潮流

反启蒙运动的思想和民族主义时代

意识形态时代的人文主义和极权主义

长期和平:一些数字

长期和平:态度和事件

长期和平是否是核武和平?

长期和平是民主和平吗?

长期和平是“自由和平”吗?

长期和平是否是“康德和平”?


第六章 新和平

世界其他地区的战争走势

大屠杀的走势

恐怖主义的走势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


第七章 权利革命

私刑和种族迫害的下降与民权

妇女权利与强奸和家暴的下降

儿童权利和杀婴、体罚、虐童和欺负弱小

同性恋权利,消除对同性恋的仇视,以及同性恋非罪化

动物权利和残忍对待动物的改善

权利革命的根源何在?

从历史学到心理学


下册


第八章 心魔

黑暗面

“道德标尺的偏差”和关于纯粹邪恶的神话

暴力的器官

捕食

优势

复仇

施虐狂

意识形态

纯粹邪恶,心魔和暴力的下降


第九章 善良天使

移情

自制

最新的生物进化?

道德和禁忌

理性


第十章 在天使的翅膀上

重要,但却不能前后一致

和平主义者困境

利维坦

文明商贸

女性主义

扩大的圈子

理性的滚梯

反思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序言

本书所谈论的可谓人类历史最重大之事。无论你是否相信(我知道大部分人不相信),纵观历史长河,暴力呈现下降趋势;而今天,我们也许正处于人类有史以来最和平的时代。暴力下降的过程肯定不是平滑的,暴力并未全然消失,这一趋势也不能确保会持续下去。但无论我们观察的是人类数千年的历史,还是短期事态,大至发动战争,小到体罚儿童,暴力的下降趋势有目共睹,无可置疑。

暴力的退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所不在。一个人如果时刻忧虑自己会被劫持、强暴或杀害,如果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设施可能在落成之际即被洗劫和焚毁,他就很难在生活中发展精美的艺术,很难学习和经营自己的事业。

暴力的历史轨迹不仅影响人们如何生活,也影响人们对生命本身的认识。人类久经厮杀,处境到底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还有什么比解答这个问题,更能让我们认识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呢?家庭、部族、传统和宗教,饱受个人主义、世界主义、理性和科学种种力量的侵蚀,对于这种现代性,我们又该做何理解?我们眼中的世界到底是一场充斥着犯罪、恐怖主义、屠杀和战争的噩梦,还是以历史标准衡量,正在享受一个前所未有的和平共处时期,答案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历史的变迁。

对暴力变化趋向是在减弱还是在增强的判断也离不开我们对人性的理解。虽然人们通常认为以基于生物学的人性理论,将暴力视为宿命,而心智白板论则认为暴力是后天生成的。我的观点恰恰与此相反。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人类之初的自然状态和人类历史进程的开端?相信暴力一直在增强的人认为,我们创造的世界已经毒化了人类自身,而且很可能已经无法逆转;而认为暴力在减弱的观点认为,我们的起点确实很低,但文明将我们引向崇高,我们可以期望这一向上的进程将会持续下去。

本书篇幅巨大,但我别无选择。首先,我必须要说服你,暴力在人类历史上是下降的。我知道,此论必定遭到质疑、责备,甚至激起愤怒。我们的认知将我们预设为相信自己生活在暴力时代,特别是在这个时代,有媒体推波助澜,其信条是“见血的消息上头版”。人类的头脑在估算事件概率时,总是避难就易地从回想案例和图像开始。与老人安然辞世的画面相比,残暴杀戮的场景更易令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而刻骨铭心。不论暴力死亡的比重有多小,它的绝对数都足以填满媒体的晚间新闻,让人们对暴力的印象与其实际分量完全脱节。

放大危险感也符合道德心理学。从来没有人会为了宣扬世界已经变得更美好了去招募志愿者,传播好消息的人总是被告诫闭上嘴巴,以免诱发人民的自满情绪。而知识界的大部分人都极不愿意承认,在文明、现代性和西方社会里还有些积极的好东西。也许,正是某种最初推动暴力下降的力量,制造了暴力永存的幻象。暴力行为的下降,与对暴力的容忍和颂扬的减少并行一致,人们态度的变化通常起着先导作用。按照人类历史上大规模暴行的标准,得克萨斯州的注射死刑,偶发的流氓挑衅少数族裔的种族仇恨罪,都只能算是些小打小闹。但是,站在当代的道德制高点上俯视,看到的是人类可以如此沉沦,而不是我们的标准已经提高了。

面对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我只能用数字,用收集的数据资料并制成图表来说服你们。我会解释数据的来源,尽力说明数据是如何采集的。我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在家庭内、在邻里中、在部族之间和其他武装割据之间,以及在主要民族和国家之间各个层面上都发生了暴力的消减。如果每一个层面上暴力历史的轨迹各有其特质,那么它们就应该各有专著论述。但让我一再惊讶的是,回顾过去,世界上各个层面的暴力几乎呈现一致的下降趋势。这就有必要在一本书中结集文献,寻找这些发展在何时、如何并为何出现了这些共性。

我希望能让读者相信,当很多不同形式的暴力都在向减弱的方向移动,很难说这是一种偶然,因此需要我们给出解释。暴力的历史很自然地可以演绎成一个道德的传奇——一场正义反抗邪恶的英勇奋战,但这不是我的出发点。我的方法是对历史的因缘进行广义的科学解释。我们可能会发现,道德领袖们(moral entrepreneurs)——主流道德的制定者和捍卫者以及他们的活动对和平有着特殊的贡献。我们也可能发现一些更直白的原因,比如技术、政府、商业或知识等方面的变化对和平的作用。暴力下降不能被看作一个不可阻挡的、能将人类带往完美和平这一最终目标的进步力量,它只是基于不同历史阶段、不同人类群体行为的一组统计趋势。对此,它需要我们给出心理学和历史学的解释:人类心智是如何应对情势之变的。

这本书的很大一部分是在探讨暴力和非暴力心理学。我大量援引的心智理论(the theory of mind )是对认知科学、情感和认知神经科学、社会和进化心理学,以及其他有关人性的科学研究的综合。在我的著作《心智探奇》 (How the Mind Works)、《白板》(The Blank Slate)、《思维探秘》(The Stuff of Thought)中,我探讨过这些理论 。我从中认识到,心智是一个具有认知和情感功能的复杂系统,这些功能由大脑实现,而大脑的基本构造又源自进化过程。这些功能的某些部分让我们产生各种暴力倾向,而另一些功能——比如林肯所说的“我们本性中善良的天使”,则把我们引向合作与和平。解释暴力减少,也就是辨识文化和物质环境中有哪些变化,让我们天性中爱好和平的动机占了上风。

最后,我要证明,人类的历史已经融入人类的心理层面。人类的一切事务都彼此关联,暴力事件更是如此。无论在历史上的何时何地,和平的社会总是更富裕,教育水平更高,管治得更好,更尊重妇女,有更多的机会从事贸易。在这些幸福的特性中,哪些开启了良性循环,哪些只是伴生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所以人们会给出一些自己也不满意的循环解释,比如,暴力减少是因为文化中的暴力因素减弱了。

社会科学家将社会变量分为“内生”和“外生”两种,前者处于系统内部,可能受到它们所试图说明的现象的影响,而后者则受外力的驱动。外生力量可以来源于技术、人口、商业和管治机制的变化,也可以来自知识领域,比如新思想的孕育和传播以及其自有的生命力。对历史变迁最令人满足的解答就是找到一个外生的触发力。我会在数据允许的限度内,试图识别在不同时间以不同方式曾经作用于我们心智的外生力量,而这些力量就是导致暴力下降的原因。

对这些问题的检讨,汇聚成此部长篇巨著——这本书分量太重,我不妨将主要结论在此做一个预览。《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是一个关于六大趋势、五个心魔、四位善良天使、五种历史力量的故事。

六大趋势(第2章至第7章)。人类这个物种从暴力中后撤经历了种种发展,条分缕析,我将其分别归入六大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以千年为尺度的过程:我们这个物种的大部分进化史是在狩猎、采集和栽种社会(园艺社会)中完成的。大约5000年前,人类从这种无政府状态开始向第一个具有城市和政府的农耕文明过渡。伴随这一转变,人类在无政府自然状态下的常规劫掠和打杀减少了,暴力死亡下降到原来的1/5。我将这个和平阶段称作“平靖进程”。

第二个过渡期历时500多年,欧洲史对这一阶段有详尽的记载。从中世纪晚期到20世纪这段时间内,欧洲国家的凶杀率下降了10—50倍。在社会学家诺伯特•埃利亚斯的经典大作《文明的进程》(The Civilizing Process)一书中,他将这一令人讶异的暴力下降归因为分散割据的封建小邦整合为中央集权的大国,并形成一个支持商贸发展的架构(infrastructure)。与埃利亚斯所见一致,我将这一趋势称为“文明进程”。

第三个变迁跨越几个世纪,起始点大致是17和18世纪的“理性时代”和“欧洲启蒙运动”(尽管这一变迁是对古希腊文明和文艺复兴的传承,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同时存在平行的古代文明)。在这一阶段,第一次出现了有组织的社会运动,推动废除那些已被社会接受的暴力形式,比如专制、奴隶制,决斗、严刑逼供、迷信杀戮、残酷处罚和虐待动物,系统地形成了和平主义的第一个高潮。历史学家也将这一时期称为“人道主义革命”(Humanitarian Revolution)。

第四个变迁始于“二战”结束。战后的几十年间,人类见证了史无前例的发展:一般而言,超级大国和发达国家之间停止了彼此之间的战争。历史学家将这一天赐佳景称为“长期和平”。

第五个趋势是武装冲突越来越有节制。虽然从新闻报道中,人们还很难相信这一结论,但自1989年冷战结束,各种武力冲突——包括内战、种族清洗、专制政府的对内镇压,以及恐怖袭击,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在下降。认识到这一令人欢欣的发展并不稳定,我将之称为“新和平”。

最后,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标志着战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较小规模的侵犯行为也越来越反感,这些行为包括对少数族裔、妇女、儿童、同性恋的暴力侵犯和虐待动物。从5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接连不断的社会运动,民权、女权、儿童权利、同性恋者权利和动物权利,这些人权概念的延伸逐一登场,我将此阶段称为“权利革命”。

五个心魔 (第8章)。许多人坚信“暴力压力释放理论”:人类具有一种内在的侵犯性——死亡本能或嗜血的冲动,这种聚积在我们内心的压力必须阶段性地得到释放。这种理论完全背离现代科学对暴力心理的理解。侵犯性不是单一的动机,更不是一种日渐迫切的冲动。它是几种受环境触变、内在逻辑、神经生物基础,以及社会分布形态影响的心理系统的共同产物。第8章对五种心理系统进行了阐释。捕食或工具性暴力仅仅是作为实现某种目的实用手段。支配欲则表现为对权威、声望、荣誉和权力的追求,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个人之间的叫阵,也可以是种


资源链接
标签

社会学理论文化史人文社科历史文化社会科学

发布日期

2019-02-18

擦亮日期

2019-02-18

扫一扫分享下载
资源网址导航
综合

图书酷 全索引 361图书馆

手机

电脑

影音

专业

游戏

体育

儿童

教育

资源分享站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