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我的生活的信 我亲爱的生活 你还好吗 米丽娅姆梅克尔 2013.3 【pdf mobi epub txt非扫描】
《写给我的生活的信》提醒你请不要漠视你的生活。清晨伊始,柴米油盐。现代女性的生活,是工作的、孩子的、客户的、PPT的、堵车的、计划任务的、进修的……唯独不是自己的。你有没有给自己一丝喘息的机会,问一问:我亲爱的生活,你还好吗?
每一位尽责的职场女性,都曾有过工作倦怠,身负重压,无法脱释的感受。这本《写给我的生活的信》的主题围绕当今职场最普遍的现象,探讨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书中,一位别人眼中的成功女性,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热爱工作到快挂了”、“因投入工作而要看医生”的个人经历。她的故事真诚,同时也点醒了世人,重新检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书中对家庭、友谊、职业生涯、工作发展,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理论等等,都进行了认真诚恳的思考。
德国卖出12W册,雄踞《明镜周刊》畅销书榜前10达10周之久。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米丽娅姆•梅克尔 译者:林敏雅
米丽娅姆•梅克尔,1967年生,大学时于德国明斯特攻读出版传播学、汉学、政治学与法律,曾到台北进修,以关于欧洲媒体的研究取得博士学位,是德国当代极为知名的女性公众人物,主持过许多媒体、新闻、政论节目,曾任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drhein-Westfalen)政府发言人,之后为欧洲、国际事务暨媒体秘书长。1999年,32岁的她成为德国最年轻的教授,为企业提供咨询,为国会建言。自2005年起,担任瑞士圣加伦大学媒体与沟通管理研究所教授。发表众多与媒体主题相关的论文。
著有《无法达到之幸福:远离沟通陷阱》(Das Glück der Unerreichbarkeit: Wege aus der Kommunikationsfalle)、《NEXT:回忆一个没有我们的未来》(NEXT: Erinnerungen an eine Zukunft ohne uns)。
林敏雅,台湾大学心理系毕业,德国特里尔(Trier)大学心理系深造,并于萨兰(Saarland)大学修习艺术史,目前旅居荷兰并从事翻译工作。因翻译《写给我的生活的信》,荣获欧洲翻译者协会针对当代德语文学翻译者的奖励。
目录
向着我的一扇窗
腾出内在的空间
感官之惑
生活失去界限
山间夜未眠
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
饮食节制
要写多少文章才会受喜爱
他人的生活
心中的岛屿
我们必须能够看见
“容易保养”的人
一个人的“操作系统”与真实的生活
内在的领悟
谁是我的朋友
纹(文)理
亲爱的生活
文摘
腾出内在的空间
几个月以来,对于一件正在做的事,我只能集中注意力几分钟。在阅读的时候,我会突然察觉到我在想其他的问题,虽然我的目光仍然在书上随字行前进。有时我还知道刚读过的段落的大意,但是大部分时候并非如此。于是我必须回头再读一遍,而且很可能又是同样的情况。在阅读当中,我常常会中途跳起来,因为忽然想到一些和文章内容不相干的事,但是又和其他我正在忙的主题有关。我知道自己会忘记它们,必须立刻记下来。就这样,阅读又中断了,之后得回头阅读,好重新找到脉络。偶尔在这时候我又分心了。
于是阅读就成了冗长混乱、缓慢前进的过程,随着文章结构一路充满小小的反馈回路。对于真正复杂的文章,譬如因为职业的关系必须经常阅读的学术论文,我就得非常费力才能至少在某些段落保持专注。阅读让我精疲力竭,很快就感到饿了。然而没多久,或者往厨房走到一半时想起其他的事,我就又忘了要吃东西。
在我听演讲或别人较长的阐述说明时,也同样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我的思绪游走,前后跳跃,预先设想了演讲者的用意所在,从这一刻开始我再也无法集中注意力。主题中断。于是我拿起黑莓手机,搜索日程本中必须完成的事,或者拿起黑色“鼹鼠皮(Moleskin)”笔记本,记下所有想到的还有我认为重要的事。就这样,如果对于正在进行的计划我有了新的点子,有时我也迅速写下简短的文字,稍后可以整合到要写的书里,或者为待解决的问题画分析图,寻找答案。
如果真想不出其他的,我就一一写下待办事项。这样一张列表能减轻我的负担,它让我感觉自己正在“完成任务”,纵使只是记下来,稍后仍得费一番功夫才能完成。这些列表也让我把飘动的思绪引导到笔记本上,一旦记下必须解决的事,便不至于忘记。这样我的脑子就可以放开它们并腾出许多空间,我才能不受干扰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譬如正在前面演讲的人身上。
在非常紧凑的时刻,我的注意力不集中也会显现在视觉上。我会看见一堆东西,却无法让其中一样在知觉中凸显出来。如果我勉强尝试,所有的东西仿佛不可分离地一同朝我而来。我在脑子里把整个图像放大,但是仍旧一团模糊。对此,一直以来我只有含糊的感觉和体验,直到我坐在诊疗室里,医生要我对一堆长形的木块编组排列,我才清楚意识到这种现象。每一块木块代表我的一部分认同,我竖起那些木块,东移西挪,我必须考虑它们的优先级,必要时再加以修正。
我看着一组木块,试着把焦点放在其中的一块上,我办不到。我一集中焦点,所有的木块仿佛都冲向我,而且是一整组模糊地迎面而来。一旦我放轻松,它们又退回去了,同样是一整组。也许我应该高兴可以有这样的结论:我发展出整体性的认同,每一个部分都是重要的,全部属于同一个整体。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自己也清楚优先级确实存在。我甚至知道我想要逼退或完全摆脱其中某些部分,但是我办不到,我的内在之眼不断变焦,看到的却总是整张图像。经过几次尝试之后,我全身发热并感觉轻微晕眩。所有的细节隐没在整体当中,我再也无法集中精神,也没有力气从整体中解析出个别的部分。
摘自:生活失去界限
15年来我环游世界各地,工作、演讲、写作、谋事、出任代表,一直到非就医不可的地步。我对自己对环境都没有划出界线,周遭环境对我过多的要求犹如水蛭将宿主的血吸干。我是真的乐在其中,我喜欢旅行,喜欢和学生在一起,我热心推动新的事物,乐于发掘新的点子。
然而在所有这一切当中,我无法找到介于“太多”与“太少”之间的“亚里士多德的中庸”。现在我突然停摆了,确确实实停摆了,两个星期,我什么事也不能做,而且足不出户,只是不停地睡。稍微恢复之后,我很想回到在瑞士的家,回自己的房子,坐在自己的沙发上。我搭火车从柏林回圣加仑,车程十小时。以前我绝对不会想要坐火车,但是我现在不能也不想搭飞机,开车至少要八小时,以当下的状况,我不相信自己办得到,我太容易疲倦了。
现在回想,我已经记不清当初是怎么上火车的了。那十小时的记忆不见了,我只知道必须在慕尼黑换车,从柏林出发的高速列车(ICE)当然又误点了,当时我害怕必须在慕尼黑等下一班开往圣加仑的火车,害怕自己必须拖着两个装满六星期衣物的皮箱换月台。唯一还有的记忆就是:我害怕换火车。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认清并接受了事实。我忽视了很多征兆,很多情况下我明显感觉自己不再得心应手,但还是高估了自己,而把身上最后的可能性榨干了。我从来就不相信有一天我会停下来,尤其在生病以及精疲力竭的状态中我更不愿相信。
这是个艰难的过程,之所以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是因为就我们社会的许多层面而言,生病都被视为“不正常”、不受欢迎、不被接受的,我在社会化及成长过程中可能也学会了这样的态度:生了病就要赶快好起来,才能过正常的生活。我们不知道如何面对疾病,有的人避而不谈病痛或疾病的特殊情况,因而变得无话可说。他们不知道要怎么张口,也许根本也不愿说,因为一旦命名称呼,就意味着接纳,给了一个名字,让它成为自己语言和生活世界的一部分。这过程很复杂,等于向环境挑战,它预设了接受偏离常规的东西,通常这是非常耗费力气的。
入院之后,我读了尤丽•策(Juli Zeh)的未来幻想小说《犯罪事实》(Corpus Delicti),我在书中的一个段落停住了。尤丽•策描写了一个未来的保健专制体制,书中的社会受到“方法”的统治,一切任其安排。“方法”计划完全排除疾病,因此要求个人主动为此目标努力,同时接受监视控制。健康是公民的首要义务,“方法”要求每个公民必须有一定的运动量,并上交饮食和睡眠报告。“方法”不仅要求而且控制,如果照我几个月前的状况,在这样的专制体制下我堪称模范公民(除了必须隐藏我无力抵抗上好红酒的弱点之外)。我很“正常”。“理智上来说,有什么理由反对把健康视为正常的同义字?零故障、完美无瑕、健全运作,没有比这个更适合作为典范了。”——这真是科幻小说?
哲学家彼得•斯罗特迪耶克(Peter Sloterdijk)在他700多页的《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Du musst dein Leben ändern)里分析了“理论式的命令句”:“随时随地你都应该表现杰出,好让后人在描述你事业成功的故事时,将它当作世人的典范模式!”我不愿再成为模式,我也不是成功故事的一部分,我只希望部分的生活恢复正常,然而恢复的速度非常缓慢,有时十个小时的火车车程我能挺住就算有成绩了。
摘自:一个人的“操作系统”与真实的生活
当我坐在窗前的狭窄木板上思索着这些事时,内心几乎升起一丝愤怒,并不是因为世界像我描述的那样运作,而是我在生自己的气,因为我也总是遵循这世界的期望来运作。也许是想成为它的一分子,自己心甘情愿如此。因为这样的适应力,我们多多少少自愿回到泰勒主义的时代,今天的泰勒主义看起来已经大不相同,不再像从前那般嘈杂脏乱,但是我大可以这么论证,一些今天开始视作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让我想起了19世纪。
当时有芝加哥屠宰场的“拆解式生产线”(disassembly lines),那是提高生产力的完美形式。它的基础是先将整个生产过程完全分解,然后再让每一个步骤精益求精。亨利•福特(Henry Ford)将此模式应用到制造汽车的流水线上,其他许多行业也采取了类似的合理化步骤来提升生产力。当时工业革命的支流在经济各领域有了突破,于是全都以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依据,他的理论是将工厂视为机器,工厂里的工人就是机器的一部分。
如果将人视为非人的机器的一部分,那么个人便会在结构中消失融解。通常这对以此整体结构工作赚钱的人来说,的确有很大的好处。若从理论上来观察分析组织及其结构也有诸多优点,因为这些组织,譬如一家企业、一所大学或一家投资银行,就算换了在里面工作的员工、教授、从业人员也要能够生存下去才行。因此,如果不是观察个别的完整的人,而是分开观察人的特性和其在组织中的行动作为,在理论和实务上也是有其意义的。组织理论的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便认为,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人以上的活动或力量的体系”,换句话说,他认为建立组织的基础不是人,而是服务、行动、交涉或影响力。
资源链接
标签
励志与成功成功学信念、意志、行为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通俗读物
发布日期
2019-02-18
擦亮日期
2019-02-18